历史上的五大诤臣,直谏方式各不相同,但都表现出对当朝的衷心
我们常说的诤臣,主要是指也声名显赫,才华出众的大臣,就是名臣、忠臣。自古有句名言,"君有诤臣,不会亡国;父有诤子,不会败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有敢于劝谏的臣子,国家就不会灭亡;父亲有能劝谏的儿子,家族就不会衰败。
今天我们要介绍历史上几位著名的诤臣,分别是魏征、寇准、包拯、狄仁杰、海瑞。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忠臣的影子。
诤臣
1、 魏征简介
魏征,公元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魏征小时候家庭贫困,但他尤其喜欢读书,对家业操心比较少,而且曾出家当过道士。隋朝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门专掌文书档案。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当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一起投降大唐,但长时间没被启用。第二年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被批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他规劝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说服他为其某事。
魏征
直谏军事:记得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因兵源短缺,而应宰相封德彝之请求,并且下诣征用不到参军年龄的男子入伍。当诏令转到门下省时,魏征竟拒诣意而不签字。太宗大怒,直斥道:我已经决定,你怎么敢反对?魏征回道: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唐太宗沉吟半晌,下令停止征兵之事,还赏魏征一口金瓮。
直谏军事
直谏家事:贞观八年,长孙皇后替唐太宗找来了一位才貌出众的女子郑氏为嫔妃,正要纳入宫中,魏征猛然劝阻,道:此女子已与陆氏订有婚约,皇帝不抢民女,勿坏人家好事,愿皇上体恤百姓之苦。但是,其余大臣则称陆郑之间本无什么婚约,而陆氏亦上表否定婚约一事。魏征清楚简单地说:陆氏否定此事,是避杀身之祸,不得已才这么做。太宗不愿再拖延,乾脆取消纳郑氏为妃之事,以免有误。
魏征
直谏政事:贞观八年,皇甫德参上书道:修东宫洛阳,劳民伤财。地租收取过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怒道:德参要大唐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宫人无发,就心满意足。魏征谏道:上书不偏激不能动主人心,狂夫之言,择善而从。陛下因不再爱听直言而发怒,没了以往胸襟。唐太宗听后心情大喜,心情平静,还升了皇甫德参为监察御史。
直谏政事
评价魏征: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高度评价魏征,把他比作了一面镜子,希望当朝的官员都能像他一样。
二、寇准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汉族,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
寇准
直谏皇帝,不给面子。北宋端拱二年,也就是公元989年,宋太宗提拔了一名年轻人到中央,他就是寇准。9年前一出现在北宋官场上时,就彰显出自己为官个性。当时,18岁的寇准在参加殿试前,被人提醒把年龄往大里报几岁,原因是宋太宗不喜欢录用太过年轻的人。但寇准不假思索地一口回绝了,理由是"我刚刚准备要踏上仕途,怎么可以欺骗陛下"。他15岁便精习《春秋》,最终成为太宗钦点的第一批进士。短短十年,寇准从一个知县升到了枢密直学士。如此快的晋升速度,使得人们对个中缘由纷纷猜测:有些人更是以寇准形貌轩昂,甚至猜测他与宋太宗有断袖之谊。但事实上,宋太宗处处拿唐太宗自比,而刚正廉明不畏权贵的寇准,正好满足了他的角色扮演梦想,他把寇准比喻宋代魏征,直谏皇帝丝毫不给皇帝面子。
有一天,寇准在殿中奏事,大胆进谏,把宋太宗面红耳赤、拂袖而去。这时,寇准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的举动:他拽住宋太宗的衣袖,请他重新落座,直到听自己讲完。这样的谏臣实属罕见。
寇准
评价寇准:宋仁宗很看重寇准,把寇准比喻为魏征,认为他能干、敢于强谏,是魏征一样的大忠臣。
三、包拯简介
包拯(999-1062),字希仁,安徽庐州人。北宋天圣进士,先后任天长县令、权开封府、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枢密副使等职。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包拯
在北宋皇祐二年,宋仁宗下诏以三司使、户部侍郎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张尧佐是张贵妃之父张尧封的堂兄。张贵妃受到宋仁宗宠爱,张尧佐也就青云直上。
包拯当时认监察御史,主要负责对皇帝百官的纠弹。他认为宋仁宗提拔张尧佐,属于任人唯亲,不合大宋法度。他上疏弹劾提拔张尧佐,并分析其背景属于后宫干政、个别大臣曲意奉迎。包拯此举如天惊石破,激起了一片称赞,大臣们纷纷上书反对任命张尧佐。面对朝廷强大的舆论,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
包拯
评价包拯:他为官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
四、狄仁杰简介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郎中、刺史,侍郎、司马等职,从没有屈服权贵。
狄仁杰和李元芳
圣历元年,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多次私下使人游说太后,请立为太子。武则天一直犹豫不决。狄仁杰深谋远虑,他劝说武则天要顺应民心,让庐陵王李显继承大统。当时,大臣李昭德等曾劝武则天继续以四子李旦为嗣,但武则天不同意。而狄仁杰对武则天了解透彻、讲究技巧,从母子亲情的角度从容地劝说她:"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武则天说:"此朕家事,卿勿预知。"狄仁杰沉着而郑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位备宰相,岂得不预知乎?"最终,武则天非常感动,自己也有所感悟,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朝得以继续。
武则天和狄仁杰
评价狄仁杰:他保住李家的大唐江山,礼贤下士,招揽人才、除暴安良,造福百姓。
狄仁杰
五、海瑞简介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人称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
大明王朝
海瑞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担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他一面打击豪强,疏通河道,修筑水利,力主严惩贪官,禁止贪污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耕还民,被民众称作"海青天"
海瑞
嘉靖皇帝坚持追其生父为皇帝,而我行我素,无人敢反对。此后一二十年间,朝廷上下,无人敢言,满朝死气沉沉。嘉靖皇帝认为谁敢反对我,我就杀他。谁也没有料到,一个叫海瑞的六品官员,竟敢贸然给嘉靖皇帝上了一道疏,将嘉靖骂了个狗血淋头。嘉靖的脾气可想而知!大家都为海瑞捏了一把汗。但是嘉靖皇帝虽说非常恼火,却没有杀海瑞。这是为什么呢?嘉靖不杀海瑞,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考虑海瑞的名声。他官职虽卑微,却有清正刚直之名。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救济黎民,有"海青天"之称,深得百姓尊敬与爱戴。杀了海瑞,肯定朝野震动,从此无人敢在进谏。二是嘉靖欣赏海瑞,可以把他当做治贪之利器。是说嘉靖临终前曾有诏,给裕王(即穆宗皇帝),他谈到海瑞有德,贤者方可得之,并将海瑞留给了裕王,将来或可用,并称海瑞是国之利器。三是嘉靖维护自己的形象。如果嘉靖认为,杀了海瑞可消一时之气,但罪同桀纣,而放了海瑞,则可以给天下虚怀纳谏、宽宏大量的气量。因此,嘉靖权衡再三,给了海瑞一条生路。
评价海瑞:他的仕途坎坷,屡次受到朝中排挤,曾因批评嘉靖皇帝被罢官入狱。但他始终刚直不阿,执法公正,并平反了一些冤案,有人称他"海青天"。明朝的思想家李贽评价海瑞:"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
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