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百科-谥号、庙号与年号
古代对于皇帝的称呼,有使用庙号的,有使用谥号的,也有使用年号的。
比如刘邦,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
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年号"贞观"。
爱新觉罗·玄烨的庙号是"圣祖",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年号是"康熙"。
后世人们对不同时期的皇帝会使用不同的称谓。秦朝认为后代议论前辈是不敬,所以废除了周朝开始的谥号、庙号制度。但是汉朝开始又恢复了谥号与庙号制度。谥号和庙号都是后人给前辈取的。
谥号
自西周开始,王侯将相们死去以后,后代会使用"谥(shì)号"来对他进行一个高度概括的评价。每个皇帝,或者有功德的大臣王侯们都会拥有谥号。
谥号是每位皇帝都有的,我们熟知的"高皇帝"是刘邦的谥号,"孝文皇帝"是刘恒的谥号,"孝武皇帝"是刘彻的谥号,"孝宣皇帝"是刘询的谥号。
汉朝以孝治天下,所以除了高皇帝刘邦以外,所有皇帝的谥号都会有一个"孝"字。我们一般排除这个共有的"孝"字,来指代皇帝,比如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以及后面东汉时期的汉光武帝,汉章帝,汉献帝等等……
汉孝文皇帝
古代只有有功德的皇帝能享受庙号,所以庙号一般都是正面的褒义词。但是谥号则不同,有上谥、平谥和下谥之分。有功德的则会被上谥,否则是平谥甚至下谥。
汉朝开始复兴了谥号,一直到隋朝,皇帝的谥号一般都是单字或者双字。大家一般对皇帝称呼也都会使用谥号。比如大家熟知的汉武帝、汉献帝、魏武帝、魏文帝、汉昭烈帝、隋文帝、隋炀帝等等……
谥号大家一般来说都有以下几种:文、武、桓、灵、襄、昭、宣等等一百多字来排列……根据《逸周书·谥法解》的解读,有以下几点:
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
代表人物:周文王、汉文帝、魏文帝。
武: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
代表人物:汉武帝、魏武帝、(南朝)宋武帝
桓:辟土服远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
代表人物:齐桓公、汉桓帝
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
代表人物:周灵王、汉灵帝
襄: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
代表人物:周襄王、晋襄公、秦襄公
这里"灵"就是下谥,是贬义。其余几个都是上谥,是褒义词。
汉孝武皇帝茂陵
庙号
自商朝开始,对死去的君王会有一个庙号,以供立庙宇祭祀用。但是庙号在隋朝之前并不是每个君王都能享有的,一定是有功德的君王或者皇帝才会拥有庙号。
西汉时期的拥有庙号的只有"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这四位。庙号在汉朝不是每位皇帝都能享有的,一定是有非常大功绩的皇帝才会被后世授予庙号。一般来说,开国皇帝会被称为祖,后面的皇帝会被称为宗。"祖宗"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到了唐朝,谥号会随着后面皇帝而被追谥。比如李世民,最初的谥号是"文皇帝",后世逐渐追加,最终变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太多也太烦乱。
不过从唐朝开始,每个皇帝都会享有庙号,所以自唐朝开始,后世人们对皇帝的称呼从谥号改成了庙号。比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等……
唐太宗
年号
以往大家记录年,都是用某某王几年,或者秦元年,汉二年这样。从汉武帝开始,每个皇帝登基以后,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属于自己的年号,用来记载时间。
汉武帝最初设立"建元"年号,后面每逢国家重大战争、祥瑞或者灾难时刻,便会变更一个年号。大家熟悉的元封、建安、贞观、开元、天宝等等,都是年号。
先前的皇帝一般在任期间会有多个年号,直到明朝开始,一般一个皇帝只会有一个年号。所以从明、清两代,后世对皇帝的称谓,一般用年号表示。比如明朝的永乐、万历、崇祯,以及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等等,都是年号。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