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异同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异同
相同点:
1、背景:北美和拉美独立革命都在经济发展、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启蒙思想影响下爆发的;
2、目的:都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发展经济;
3、特点:都以小抗大,以弱胜强;
4、性质:都是以独立战争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
不同点:
1、范围:美国独立战争只局限于北美13个州,而拉美独立革命席卷整个拉丁美洲;
2、领导者:美国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结成联盟,起了领导作用;而拉美的资产阶级力量很弱,只是作为一股力量参加了运动,运动的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的手中;
3、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美国赢得了彻底独立,也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拉美国家则面临着新的殖民主义威胁,国内是封建庄园经济和独裁统治的普遍存在,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上半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极力把印度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激起农民和手
工业者的极大仇恨。英国在印度实行兼并封建主领地的政策,引起许多贵族的不满。
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以后,取消20万印度雇佣兵的特权,激起印度雇佣兵的不满情绪。
早在1856年,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就在广大城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反英宣传。
从1857年2月到4月,军队起义事件不断发生。5月11日,起义者进入德里,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成立了由十人组成的行政院为领导机构。起义者占领古都德里,激发了各地起义的迅速发展。年轻的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于6月领导人民起义。起义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广大地区,中心是德里、坎普尔、勒克瑙。从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义者进行英勇的德里保卫战。
7月初,巴雷利起义领袖巴克德·汗到达德里,被任命为德里起义军总司令。但巴哈杜尔·沙二世周围的封建贵族反对巴克德·汗,致使起义军失去统一指挥。9月中旬,在血战6天之后,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军出走法鲁哈巴德。巴哈杜尔·沙二世屈膝投降,后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后,奥德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
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接近20万人,其中3.5万以上是孟加拉军团的印度雇佣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义军在勒克瑙进行艰苦的保卫战,最后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领导下,起义军进行詹西保卫战。6月,这位女王在瓜廖尔牺牲。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年)以来的三百年,西班牙对其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人民一直进行残酷的剥削。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下设4个总督辖区和4个督军辖区:总督辖区为新西班牙区(包括墨西哥)、新格兰纳达区、秘鲁区、拉普拉塔区;督军辖区为:危地马拉区、委内瑞拉区、智利区、古巴区。这些殖民地的整个经济生活从属于宗主国的经济利益,当地居民备受歧视。十六至十八世纪时,反西班牙起义此伏彼起。近代关系的发展激起了民族的觉醒。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将拉丁美洲(西属美洲,又称为西班牙美洲地区)劫为殖民地后,从15世纪末开始,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和宗教机构,对拉丁美洲(西属美洲,又称为西班牙美洲地区)人民和资源进行残酷地剥削和掠夺。西班牙掠去了约250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从巴西运走至少有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
教会是拉丁美洲统治者在美洲的重要支柱。拉丁美洲统治者刚踏上美洲的土地,教会就接踵而来。它与统治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镇压和剥削美洲人民。19世纪初,墨西哥教会拥有的财产占全国不动产的二分之一,占全国耕地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