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平津战役的历史意义有哪几点
平津战役的意义
作为我国在国共内战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共历时60多天,由林彪、聂荣臻等人指挥,以我国北京与天津为中心,通过军事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消灭和改编了大量国民党的军队,不仅解放了包括北京与天津的大片地区,也为之后的战争铺下了坚实的基石。
平津战役图片
因此说平津战役的意义非常巨大,它体现了以毛主席为中心的共产党领导团在战略思想上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平津战役的意义还在于,它作为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对解放战争的发展有促进性的意义。通过这场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个阶段,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使国民党接连损失了三个精锐部队,大大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与兵力,为之后的战争提供了重要条件。
而在战略方面,平津战役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平津战役中先后产生了“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对之后如何解决敌方残留的部队,以及加速解放战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天津方式”指的是用猛烈的攻击快速解决掉地方势力,之后利用这种方式促成“北平方式”,即在打掉敌方外围并切断其去路的情况下,迫使敌方势力接受和平解决的方法。而这些方法至今都有着许多借鉴与学习意义。
平津战役伤亡人数
平津战役伤亡人数是多少呢?在平津战役中,中国共产党派出了100万大军,而国民党派出了52.1万人,国共双方参与作战的人数差别较大,平津战役伤亡人数的差别也很大,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全军覆没,不少加入了共产党的改编,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受到重创。
平津战役图片
平津战役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不同的成果,而平津战役伤亡人数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因为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中双方并没有太多大规模的交火。在第一阶段中,解放军围而不打,主要进行对敌人的分隔包围并截断了他们撤退的道路。与此同时在横岭、白羊城等地区发生小规模交火,歼灭了国民党的两个师。
平津战役图片
在第二阶段中,解放军开始对包围的地区进行逐一歼灭,尤其是天津地区。1948年12月22日,解放军正式开始总攻,从新保安开始、一直追击到张家口,用两天的时间歼灭了5.4万人,收复了张家口。随后,解放军开始准备进攻天津,于1949年1月14日发动了对天津城的夺取之战,采用东西对进、拦腰折断的方式歼灭了敌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
平津战役纪念馆
在平津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共产党伤亡不足3万,而国民党伤亡情况严重,傅作义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第三阶段主要是为了保护北平而进行的和平谈判,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伤亡人数并不多。国共双方在平津战役伤亡人数的巨大差异也是反映出了毛泽东等人的作战指挥能力和国民党内部矛盾的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