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成语南辕北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教科书解释成语“南辕北辙”实在太浅薄、草率、没文化!
我们小学课本即学过南辕北辙这个成语,但小学语文通常只会给学生解释其含义,却不剖析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
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很多人理解成语只关心引申义,以至于很难理解成语深层次的意思。
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我们开篇即把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出处作为二级标题强调出来,以便告诉大家。读懂这个成语的出处,才能真正理解该成语的完整含义。
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兵攻打赵国邯郸,军队走到半路了一些人才知道原来此次出兵是要去攻赵。浩浩荡荡的魏武卒队列中有一个叫季梁的人,当听说此行的目的是伐赵,二话不说调头就往回赶。
一路上人不下马,马不停蹄,风尘仆仆的返回了魏国都城大梁。来不及整理自己一身皱巴巴的衣服,也来不及抖落身上的灰尘就赶去见魏惠王。
见了魏惠王之后,劈头盖脸先给魏惠王讲故事。季梁说,臣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神经病,说自己要去楚国。于是我就问他,去楚国为啥要往北走啊,楚国可是在南方呢。
那人就说,我的马好啊,跑得快。臣就说,你的马再好跑得再快,可是方向不对啊。那人又说,我的车夫技术好,驾车又快又稳。臣说你的马好车好驭者越好,你距离楚国越远啊。
魏惠王很纳闷地说,你今天跑过来就是为了给我讲故事?季梁接着说,大王欲取信于天下,称霸诸侯,单凭着国大兵精就敢去攻打赵国都城邯郸。
您想通过欺负别人,扩大自己的地盘,以让天下人都怕您,这哪里是要称霸天下,分明是要惹怒诸侯与魏国为敌。大王您这样做,跟要去楚国却向北走有什么区别呢!
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从《战国策-魏策四》节选的时候,只节选了季梁讲故事,却不讲季梁为什么要讲这个寓言故事,是因为什么事讲给什么人听的。
对理解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是十分有害的,只会让孩子们断章取义。
南辕北辙的含义深刻
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通常解释南辕北辙都是千篇一律地解释成“心里想要什么,结果却做了相反地事情,最后事与愿违。也就是说,做事情方向很重要,方向错了根本就达不成自己的愿望”。
听上去好像丝毫没有什么不妥,可事实上这样的解释只会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知道南辕北辙的真相。
季梁用一则寓言故事来劝谏魏惠王不要做与内心想法相反的事,你心里想着一个目标,可是现在做的事只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常常会不知道南辕北辙首先是一则寓言故事,而且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季梁讲述给魏惠王的寓言故事。
其次,我们不知道南辕北辙是一个人借寓言故事劝谏魏惠王停止无理由对外用兵扩张地盘。
其三,我们不知道一个人做了事与愿违的事连自己的都不知道。
很显然,南辕北辙的完整含义是:用寓言故事劝谏别人不要做事与愿违的事,并以此警示对方认清自己正在做的事不但距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更是对自己愿望的巨大伤害。
如果非要给南辕北辙找个近义词,可以是事与愿违。
明明是三层含义,却被我们的教科书草率地解释成单一的做的事和自己的真正想法刚好相反的意思。
根本无法体现出南辕北辙首先是借用寓言故事劝人,其次是被劝的人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错的,其三是被劝的人不但做的事与自己想要的目标刚好相反,且还有巨大伤害。
教科书要谨慎断章取材
我们常常会看到教科书中的课文节选自某书某篇的某些段落,甚至还要注明“有删减”,或者“有删改”。这一删一改之间,把原本最有滋味和深邃的东西给删简改没了。
我们的教材,常常把一个女人的鞋子拿出来告诉我们的孩子说:看,这就是女人。以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说,有季梁劝谏魏惠王的内容和没有,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十分巨大的。
至少,没有季梁劝魏惠王这段,学生们根本就不知道原来南辕北辙是劝人的。更不知道这个成语是季梁借寓言故事巧妙劝人,让学生们明白劝人也是需要智慧的。
面对地位至高无上的魏惠王,季梁无法直白地劝说魏惠王,唯有开动脑子。尤其是做一个外交官,没有劝人的智慧,是做不了外交官的。
所以,教材不应该按照编者自己的认知随意删改。本身季梁讲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的目的就是劝人,而少了季梁劝魏惠王的情节,南辕北辙这个成语就失去了一大半的意义了。
有了劝魏惠王的情节,拿魏国争霸来做背景,才更有利于理解南辕北辙这个成语。
编教材的人,总是认为或者担心小孩子无法理解战国争霸的内容,所以才删掉了季梁劝谏魏惠王的情节。
其实完全是用我自己是小孩子的时候理解不了,所以全天下的孩子都理解不了这种笨人揣度聪明孩子的做法;我考不上清华,别人也考不上,以己度人。
这完全是在压制一些聪明孩子对知识的全面学习,是压制优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