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要迁都洛阳(从长安到洛阳到底是什么原因)
不得不说《风起洛阳》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侦探悬疑小说,这马上就要大结局了,关于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依然是看不出来,不得不说,这才是一个悬疑剧该有的样子。
从《长安十二时辰》再到《风起洛阳》,华夏都市悬疑慢慢有了规模,长安与洛阳这两个古都,也成了展示华夏魅力最好的地点。
我们都知道北魏孝文帝,为了迁都到洛阳,而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的故事,迁都这个事,历来都是国家的大事,总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但那些执意迁都的人,总有超强的意志力,去推动完成迁都的工作,那么从长安到洛阳,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首都,总是在这两个地方摇摆呢。
迁都只是表面动作,背后推动迁都的,本质上是整个政权的构成要素和皇帝想要实现何种政治目的,这里面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当年刘邦打下天下之后,曾经想过要定都洛阳,因为在此之前,洛阳一直是周王室所在地,也算是整个天下最显赫的城市了,刘邦这想法虽然不完备,但比起来项羽要把首都安在家乡彭城要高明的多。
但很快娄敬和张良都建议定都长安,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守关中以虎视关东,暗含的意思就是,万一东方诸侯发生叛乱,刘邦占据关中,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等到了东汉时期,这个统治逻辑就改变了,刘秀不再需要防备东方势力,相反他需要活动东方大豪族的支持,而他本人的根据地也在东边,于是定都洛阳,就成了东汉的最佳选择。
北魏作为统一中国北方的政权,魏孝文帝为什么执意要把首都从平城迁到洛阳呢,平城就是今天的大同,这个距离七百多公里,在古代这可是超远距离。
为什么孝文帝不惜花如此大的力气要迁都,汉化是一方面,更深层的原因是为什么要汉化,于皇帝个人而言,汉化最大的好处就是,皇帝的权力可以得到加强和扩张,而逃离族群的发源地,逃离那些军事贵族是最好的选择。
迁都背后,都是皇帝意志的体现,本质上都是想要逃离旧的势力,寻求新势力支持的这么一个过程,隋炀帝也把首都迁到了洛阳,目的就是要摆脱关陇贵族集团对他的约束。
李渊定都长安,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吸取了杨广的教训,重新获得关陇集团的支持,但获得支持这种事是把双刃剑,皇帝需要别人的支持,则同样面临着受到关陇集团的约束。
俗话说一代贫二代富,三代四代搞艺术,对于皇帝而言也是如此,李渊和李世民,都是打江山出身,对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有着深刻的认同感,并且有能力领导他们。
但到了李治这里,他的身份感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已经从关陇军事贵族这个身份脱离出来,渐渐认可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皇帝。
当皇帝的,当然是希望受到的约束越少越好,于是李治就和武则天一起,打击这些原本的关陇贵族,长孙无忌的死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武则天更是十分明显,她完全跟原本的关陇贵族不是一条心,所以对于武则天来说,远离老李家的大本营,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迁都,武则天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从隋朝开始,长安的粮食已经无法供给庞大的皇室成员和中央官僚队伍了。
于是隋炀帝开凿了运河,把南方的粮食往南方运,这个终点就是洛阳,再往长安运,要过三门峡这个天险就实在是太难了。
粮食不够吃,所以唐朝前期的皇帝们,经常会带着文武百官和皇室成员们,去洛阳住上一段时间,目的就是为了一口饭吃。
武则天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咋李治病重的时候,就把他和百官们弄到了洛阳,结果就这么一住,就彻底不走了。
武周建立后,就把洛阳改成了神都,成了武周正式的首都,改洛阳为神都,武则天两个目的非常明显,第一就是逃离李唐的大本营长安,第二就是寻求关东新兴力量的支持。
武则天破格提拔人才,重视科举,为的就是提拔新的人才,不用原来的那些老贵族,长安和洛阳之间,也在这种逃离与支持的支配下,反复摇摆,成为首都。
不同时期,君主对于都城的需求和目的就不一样,尤其是迁都,那说明旧都城已经跟皇帝的意图严重背离了,至于说喜不喜欢这个地方,这是最次要的因素,利益和扩充皇权,才是最根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