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800V,威睿凭什么?
来源 / 节点财经
文 / 八真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 2023 年的中国车市,那必然是 " 卷 "。从卷价格、卷续航、卷智能到卷路线、卷营销,车圈的内卷潮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在电动车渗透率逐年走高、电池不断扩容、高倍率电芯材料突破、高压化零部件产业链逐步完善的背景下,解决充电慢、整车效率低等 " 痛点 " 的 800V 技术,也在车企定向卷、专业卷、极致卷的氛围中,被卷到了新的高度。
威睿 800V 电池包
特别是年前下线投产的威睿黄金动力系统,其 800V 电池从电芯到电池包全部自研、自造,在充电、续航、安全等多个方面强势 " 增效 ",将该领域的竞争,卷到 " 充电 15 分钟续航 500 公里 " 的高阶地带。
01 800V" 能效战 ",谁能硬核出圈?
造车新势力的 800V 车型如智界 S7、小鹏 X9、理想 Mega、极氪 007、阿维塔 12 等纷纷上市,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广汽、吉利、保时捷、BBA 等马不停蹄地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步入 800V 时代," 来车即充,即充即走 " 的超级快充也将成为域内玩家裁夺周期、博弈未来的 " 胜负手 "。
不过,在技术层面,从当前普遍使用的 400V 平台迭代到 800V 平台,三电系统面临着大电流对电子电力技术、电池技术、充电热管理三大挑战。
有没有一种兼收并蓄、直抵靶心的解题思路 ?
成立于 2013 年的威睿,在吉利控股集团的支持下,深耕 " 三电 " 领域,并逐步将边界拓展到储充,已形成涵盖动力电池包、电驱动系统、充电系统、工业储能系统的全链路布局,并积累了深厚的研发功底和领先的制造体系。它的答案或许可以视作参考。
威睿黄金动力系统实现了目前三电的最高水平。其中,800V 电池是目前全球体积利用率最高的动力电池、全球量产充电速度最快的磷酸铁锂电池,已在极氪 007 上首发搭载。800V 高性能 SiC 四电机驱动系统则是目前全球量产的功率及扭矩密度最大的四电机分布式电驱。
威睿 800V 电池采用独创的锂离子全程加速技术和叠片多极耳结构及双铆极柱导流设计,实现高电压、大电流下稳定高效的充电性能。结合自研的 800V 极充技术,威睿 800V 电池最高充电功率可达 500kW,充电倍率高达 4.5C,极充 15min,增加续航 500 公里 +,让用户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800V 电池包分层图
电池体积效率越高,相同体积或重量条件下,能存储更多电量。威睿化身 " 空间管理大师 ",创新采用 " 紧凑三明治结构 "、一体化液冷托盘、航空级超薄热阻隔材料等系列创新设计,大幅减少结构件,在三元锂电池体积利用率最高才 72% 的情况下,威睿 800V 电池包体积利用率高达 83.7%。同时,相比传统电池包,其质量能量密度提升 10%+,能效进一步提升。
800V 平台电压升高也对电池包的绝缘能力、耐压等级等安全性能要求更高,为此,威睿 800V 电池包集合防、警、云、断、隔、冷、排、吸八大热安防功能,通过了行业首创的超压针刺(挤压 + 针刺两项叠加)严苛测试,远超国标的 240s 外部火烧试验,以及浸水、火烧、冰冻、拖行、碾压、高坠 6 项连续极端工况串行 " 魔鬼试验 " 测试,以绝对的安全让用户安心、放心。
简单总结,基于对电池包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工艺的强力突破,威睿 800V 电池真正兑现了更快捷、更持久、更可靠、更稳定、更耐压的 " 分钟级充电 " 目标,并且兼具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性,真正实现全方位、跨越式的进阶。
除了创新的电池包,黄金动力系统的 800V 电驱系统也再次突破能效上限,800V 高性能 SiC 四电机驱动系统由 310kW*2 后双电机电驱动系统和 155kW*2 前双电机电驱动系统组成,最大功率 930kW,最大扭矩为 1280Nm,是目前全球量产的功率及扭矩密度最大的四电机分布式电驱。
800V 高性能 SiC 四电机驱动系统
搭载该电驱系统的极氪 001FR,零百加速仅 2.02 秒,过弯时侧向 G 值最高达 1.4G,可做到不挑路面的 " 坦克掉头 "、" 蛇形绕桩 ",几乎媲美顶级超跑的操控水准。
02 能否卷到最后,还得看研发和制造
回归第一性原理,无论是卷技术还是卷产品,都只是表象,底层的研发制造能力才是根本。毕竟,800V 平台产品仍然面临成本下不去、产能跟不上等诸多掣肘,也导致行业常常陷入 " 厚此薄彼 " 的选择 " 桎梏 "。
而放眼竞争激烈、技术快速迭代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它的主节奏就是摩尔定律驱动的非线性高速进化,映射在产业链上,对相关企业的核心要求则是:掌控力。既要有全域、全场景的自研掌控力,可延展、能应变;又要有量产输出的自造掌控力,可复制、能规模。
为什么威睿黄金动力系统能实现 " 既要、又要、还要 " 的多维共进和更加成熟、高质的应用状态,背后离不开其数年来多路线并行、打造技术闭环的战略定力,以及对材料、电学、能源等基础部件的深刻研究。
但不容忽视的,电池是氪资金、氪资产的重型投入赛道,一条产线投入动辄数亿元。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生产,算不过来 " 经济账 ",自制和自研都有难以为继的风险。
图:衢州极电三电智能制造工厂
对此,威睿早就有了清晰的规划和布局,目前,威睿拥有位于宁波、衢州、杭州的三大研发 & 生产基地,衢州极电三电智能制造工厂作为黄金动力系统的生产工厂,也是全球最大的三电及储能系统智能制造综合基地、浙江省首家三电 " 未来工厂 " 试点企业。
该工厂占地面积 1567 亩,集智能、敏捷、环保于一体,深度融合大数据、AI、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以工艺创新、智慧联动,打造行业最严苛的品质标准。
其电芯产线采用极片双泵耦合技术和双光控制监测反馈系统,以及自研电芯簇堆叠技术,不仅顺带攻克电芯厚度误差累积的行业难题,还将电池寿命提升 10%;全流程 AI 视觉检测系统和 200 多项远超行业标准测试,严格把控电池品质。
全流程 AI 视觉检测系统
电驱产线采用先进的电加热滴漆全自动工艺,既实现绝缘材料滴漆用量和角度的精准控制,又顺带解决滴漆不饱满的行业难点,滴漆槽内填充率>99%。
衢州极电三电智能制造工厂的智慧仓储物流一体化,实现电芯工厂至电池工厂物料流转效率提升 200%;电芯存储立库系统实现物料入库 & 出库 100% 自动化,存储能力提升 6.5 倍。
体现在生产输出环节就是,电芯产线效率高达 24PPM,生产周期压缩至 15 天,电池产线单线效率达 46PPM,同类型电池行业耗时最短。
最后算总账,通过电芯成份优化、电池包结构优化、产线智能化,叠加平台化设计、集约化设备和 " 绿色 " 运营策略,威睿 800V 电池的生产效率提升超过 40%,对比同等性能的三元锂电池,每度电的综合成本降低 14.8%。
全栈自研 + 高效自造,对应全局布控的源研力和全流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威睿黄金动力系统亮相便有 " 现货 ",并率先在终端应用。而这恰恰是威睿卷到最后的底气。
03 确定性的红利和复利
如今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它的贝塔属性已无需赘言," 碳中和 "、" 碳达峰 " 导向下的全球最大的共识,水大鱼大。
据 Canalys1 月 11 日发布的报告,预计 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增长 27%,达到 1750 万辆。这意味着,电车的成长路径还很长,渗透空间也很大,仍然是确定性最大的红利 " 风口 "。
不过,深入到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利益群体,情况又不一样。究竟谁能分食到更多 " 蛋糕 "?
具体到威睿,正如前文分析的,强大的产研实力已经为其扎牢根基,筑起坚硬的 " 护城河 ",也是博弈未来的阿尔法系数。
坚持全域自研的威睿,目前拥有 3500+ 研发人员的创新队伍,在技术研发、设计应用、工艺制造、试验试制等方面已布局提报 1150 余项专利,涵盖电芯、模组、PACK、BMS、电机电控、储能产品等核心技术。
2023 年,正值威睿十周年,其不仅交付了黄金动力系统这一标杆型产品,还在 " 三电 " 领域斩获多个含金量十足的奖项:"2023 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 "、" 电池 &PackTOP 企业 "、" 电池 BMS TOP 企业 " 等荣誉称号,亦以创新实践的 " 尖兵 " 身份,频频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品牌强国工程》栏目,受到国家级媒体重点关注。
节点财经认为,产研实力本质上就像一口深不见底的蓄水池,经过持续活水、更新,又能绵绵不绝地产生新能量。
对威睿而言,其面向未来发展的底气,不单单是拥有短期的技术 " 甜头 ",而是能够长线享用的技术复利,包括前瞻的视角、成本优势、平滑周期的韧性、自适应的动能等。
此外,威睿不可忽视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背后的 " 巨无霸 " ——吉利控股集团。目前,威睿三电产品已服务于领克、极氪、路特斯、银河等吉利核心新能源品牌,并且适配于轿车、SUV、跑车、MPV 等全产品矩阵,这也让威睿更容易实现三电产品全面布局的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好突破,并以过硬的产品品质,持续的技术突破,不断为吉利电动化发展聚力赋能。
2023 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 168.65 万辆,同比增长 18%,超额完成年度 165 万辆的 KPI。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48.74 万辆,同比增长超 48%。2024 年,吉利汽车的销量目标为 190 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长超 66%,至少达到 80 万辆。得益于吉利强大的发展势能,可预见的是,威睿在中短期将保持高增速,也更有利于构筑产销研的商业化闭环。
而从长远来看,贝塔、阿尔法共振,凭借十年的深厚内功加上身后吉利这棵大树,威睿也能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以质取胜、量质齐升,大幅强化市场占有力,在内卷的潮涌中勇立潮头。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剧烈变革,内卷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生态布局和体系化运作思维,尤其是全栈自研和制造输出能力将是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显然,在这场 800V" 能效战 " 中,手握筹码的威睿已然提前 " 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