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当辛弃疾的这首《清平乐·村居》,与AI绘画相遇,画面是这样的)
现在春暖花渐开,再读意境幽静闲适的诗词,更是一种享受。例如,今天读的是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读着读着,忍不住畅想这诗中画面,用AI绘画来呈现,会是什么样呢?
畅想不如实干。于是,开始用AI绘画来呈现:
第一次:
创意实验室,用原诗直接生成,结果系统不理解。
第二次:
创意实验室,用白话版的主题词: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母?
生成的图片如下:
人物呢?正家附近闲聊的老夫妇呢?所以第三次再修改关键词:
第三次:
创意实验室,用白话版的主题词: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
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妇家门前闲坐
生成的图片:和原来的图片差不多,总之,人物是看不到的。
既然茅草房再加老夫妇,AI绘画还做不到,那么,就简单化吧。这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该生成什么画面呢?当然,不敢再用原诗,还是用白话文来描述吧。
第四次:
AI创作智能推荐:
一位顽皮的小男孩,躺在溪头,青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这生成的图片啊,不敢直视,不好意思分享了。中国古诗配着外国小男孩,严重的画面不协调啊,而且这表情啊?无语了。
难道描述关键词不精准?相信AI绘画再智能,也需要正确的引导,于是继续:
第五次:
AI创作智能推荐:
一位顽皮的
中国古代小男孩
,躺在溪头,青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这次的画面感觉舒服些,只是啊,这顽皮小男孩的神态,还是与想象中的不太符合。
最后,还是想把茅草屋和老夫妇表现出来,所以,试试“AI创作”的智能推荐:
第六次:
AI创作智能推荐: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有一对满头白发的中国老夫妇,在家门前闲坐
这太中规中矩了,和想象中的画面不符合,怎么才能达到想象的预期效果呢?再试试“中国风”吧!
第七次:
AI创作——
中国风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有一对满头白发的中国老夫妇,在家门前闲坐
这两幅中国风的茅草屋,是否看着顺眼些?只是遗憾那两位闲话家常欢声低语的老夫妇,还是没有出现在画面中。
从本次古诗词与AI绘画碰撞生成的图片来看,即将到来的ChatGPT看似智能,其实对人的能力要求更高。如果想让AI工具为我熟练使用,那么,作为指令的发出者,你更应具备条理清楚、表达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不敢再多刷屏了,认真看会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