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简介 左权后人如何了?
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
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左权在1925年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
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左权一生军事著作40多篇,对学习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左权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左权的儿子叫什么?
左权惟一的孩子是女儿,叫左太北,虽然和父亲分别时不足百天,不到二岁时父亲就殉国了,但父亲在她心里的形象却极为清晰。
左权的后代左太北二年级时,就写了作文《我的爸爸》。
文中说:我的爸爸是左权,他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爸爸在山西辽县麻田十字岭与日寇激战时壮烈殉国。
我为有这样的好爸爸自豪,我要向爸爸学习,做党的好孩子!太北大学毕业后,左权的后代左太北曾在部队科研院所工作,后一直在军工部门做计划工作。
解放后,左权的养子(由左权母亲做主将左权兄长的男孩过继给左权为子)来京找到刘志兰,刘志兰亦精心照料,把孩子送进中国人民大学。
左权老家有事,都找刘志兰,刘志兰都尽心负责地办好。
在乡亲们心中,刘志兰永远是左家的媳妇。
太北结婚后,为纪念父亲,给第一个孩子(女孩)起名左湘,刘志兰非常高兴。
在左湘2岁时,她接孙女到身边亲自抚养,一直到孩子6岁该上学了,她才将孩子送回太北身边。
此后,她每月都要给太北寄钱,抚养左权将军的第三代。
左权的后代左太北简介:左太北,1940年5月生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八路军总部,原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与刘志兰唯一的女儿,(因出生地武乡,是太行山的一部分,叫太北区。
彭德怀以刘伯承的孩子叫刘太行,而建议取名左太北)。
左权的后代左太北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等部门工作,曾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计划司副司长。
左权的后代左太北于2000年退休。
左权同志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军事家。
左权1905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新阳乡一个贫苦农家,黄埔军校第一期优秀毕业生,1925年1月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留学。
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左权曾给大哥写信:我虽回国,却恐十年不能还家,老母赡养,托于长兄,我将全力贡献革命。
据记载,左权将军一生中就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左太北,现在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原司长。
2006年7月参加开国元勋子女情系长征路——革命老区慈善万里行。
主要沿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行进,全程8000多公里,历经11个省区,历时40天。
他们追寻着父辈的足迹,解读红军长征——体验当年父辈长征时的艰难,追忆那感人肺腑的岁月,经历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寻根之旅。
这些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开国元勋子女为自己制订了五不原则:不住高级宾馆,不坐小轿车,不收礼品,不宴请喝酒,不去观光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