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一代英主宋哲宗
1077年1月4日,宋哲宗赵煦出生
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元符三年(1100年),赵煦在东京福宁殿病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累谥为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于永泰陵。
宋哲宗赵煦
北宋有哪位皇帝的逝去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呢?那一定是宋哲宗赵煦。虽是年少即位,但亲政之后展现出来的治国理政的能力有目共睹。正是他的努力,在短短7年的时间里“再造大宋盛世”,在他的治理下,北宋逐渐壮大,似有大一统之势。可惜的是,仅仅7年的亲政后,宋哲宗赵煦身体却撑不住了,仅仅25岁的年纪就逝去。而他给后继的宋徽宗留下的大好光景却在仅仅25年之内败光。这一前一后两个帝王,表现出如此巨大的治国能力差异,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呢?少年君主,意气风发,却戛然而止,留下无限遐想给后人,真是相当之遗憾!
那么,宋哲宗赵煦的短暂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他真是一位有为君王吗?
赵煦是宋神宗的第六子,他的皇位继承人的身份其实并不明确。在神宗病重之时,大臣打算拥立神宗的弟弟为帝,是皇太后高氏出面解决了这件事,高氏降制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皇储之争至此告终。
高太后
因此在神宗驾崩之后,虽然哲宗继位,但大权还是在太皇太后高氏手中,一来是年龄尚幼,二来也是高氏特殊地位所决定。高氏在神宗在世时便反对变法,因此她执政后,便任命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吕公著为尚书左丞,参与朝政。司马光用“太皇太后以母改子(神宗)”作为废除新法的理论依据,新法遂渐被废除,史称“元祐更化”。
这种做法对于哲宗皇帝来说,并不符合他的想法,在一些事情上,小皇帝和老太后产生了矛盾。但他十分隐忍,期待有一天的绝地反击。
终于在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崩逝,赵煦开始亲政。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召回神宗变法时的重要人物章惇;二、在亲政后次年改元“绍圣”,表明绍述的思想;三、追谥王安石为“文”,允许其配享神宗庙廷 ;四、大力打击元祐大臣,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于岭南;五、甚至直指高太后“老奸擅国”,欲追废其太后称号及待遇。
司马光
亲政之后的赵煦重用章惇、曾布等革新派,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在其中,面对西夏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一大亮点。元符元年的平夏城之役,击败敌军三十万,是宋夏战争中少有的大捷,迫使西夏求和。这使得大家对于这位英年早逝的宋哲宗十分惋惜。大宋除了开国的太祖赵匡胤之外,武功方面,也就哲宗给人看到了一点希望。 可惜的是,世事难料,年仅二十五岁,在宋朝显示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情形时,宋哲宗赵煦驾崩了。因为儿女早夭,因为自身体弱,这位皇帝还是逝去了。仅仅二十五年之后,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这让人怎么能够接受这位君主的早逝呢?
新政大臣曾布与吕惠卿
历代评价
然自有国以来,用兵西方,而能所为必成,所伐必克,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未有如陛下今日之盛者也。——吕惠卿
哲宗以冲幼践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马、吕诸贤,罢青苗,复常平,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几仁宗。奈何熙、丰旧奸枿去未尽,已而媒蘖复用,卒假绍述之言,务反前政,报复善良,驯致党籍祸兴,君子尽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宋史》
宋哲宗天资聪粹,实有为之主,天不(阙)宋,乃早崩陨,致使徽、钦嗣之,陨丧厥基。——《啸亭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