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八王之乱”是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引发了西晋亡国和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其实,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
一、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背景
曹魏时代,曹爽当政时,有人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诸王,政权可能转入他姓之手,之后,司马氏果然夺取了曹魏的政权,这事在司马氏皇族中很有影响。
因此,西晋建国初期,公元256年,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公元277年(泰始元年),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分类情况如下:
辖下民户数封国等级置军人数
2万户大国上、中、下三军5000人
1万户次国上、下二军3000人
5000户以下小国1500人
晋武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又大封异姓士族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他们也有封地,公侯邑亦分三等,辖下民户数封国等级:
1万户为大国
5千户为次国
5000户以下为小国
后来又让诸王出任地方都督,诸王多少有了行政权力,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晋武帝完成了分封宗室诸王的政治计划,自以为得计,认为司马氏的统治由此稳固,其实反而种下了祸根。
我们知道,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统治机器的有效运转,在地主阶级(注: 地主阶级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凭借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封建社会中领主制经济下的一切大土地所有者,如封建领主亦称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比较缓和的情况下,主要靠两个因素。
1、要靠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特别是其中皇帝与宰相,皇帝与地方长官,皇帝与统兵大臣相互关系等具体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备。
2、要靠拥有一个能够认真实行这一制度的统治集团
尤其重要的是,拥有一个有威望、有才干的皇帝,二者缺一不可,皇帝有威望、有才干,统治集团也愿意为皇帝鞠躬尽瘁,如果中央集权制度尚未臻于完备程度,则无论如何认真实行,也超越不了历史阶段而高度集权,臣属、地方必将保有相当大的权力。
反过来,制度不管如何高度完备,如果统治集团不能认真实行,特别是没有一个有威望、有才干的皇帝(皇帝年幼时则为辅政大臣[注: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幼主与辅政大臣之间基本上是一对政治上的矛盾体,儿童皇帝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却没有实际的决断能力和才华,离不开一些老臣子的帮助,实际的权力基本掌握在辅政大臣手中。])控制大局,督促实行,一切就都会落空,制度就等于具文,高度集权的目的同样无法达到。
不仅如此,根据皇帝和统治集团的无能状况,中央集权制度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爆发政变或分裂割据战争,造成持续的政局混乱。
西晋初年,上述两个因素基本具备,晋武帝建立新王朝,统一全国,本人有统治才干,威望也比较高,所以能够推动整个统治集团继续实行汉魏以来的制度,把至高无上的权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住政局的稳定。
同时,当时“土广人稀”,土地问题不严重,晋王朝颁布了占田法、户调式,罢免了州郡兵,赋税徭役也不十分沉重,所以整个社会生产是向前发展的。
当然,如所周知,晋武帝和他下面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比较奢侈腐化,会不断加深阶级矛盾(注: 广义指不同阶级之间因利益和要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狭义指剥削阶级和劳动阶级之间因利害冲突而产生的矛盾)和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但从现有史料看,到晋武帝死为止,这些矛盾还远没有达到激化或接近激化的程度。
如果晋武帝死后继位的皇帝不十分愚蠢,是个中人之才,或者接受顾命的辅政大臣具有相当的威望与才干,能够基本上控制政局,西晋王朝肯定还将继续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直到统治阶级进一步腐朽,生产关系死死地束缚住生产力使之无法发展,各种矛盾激化时为止。
二、西晋“八王之乱”的事件经过
290年(太熙元年),晋武帝崩,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史书记载晋惠帝智商近似白痴,无能治理朝政,以至后来引起皇亲国戚争权夺利。
晋武帝重病之时下了诏书,存放在中书省,诏书中依托汝南王司马亮及外戚杨骏共同辅政晋惠帝(注:杨骏乃太后之父,太后姓名为杨芷,非司马衷生母,而为其生母武元皇后杨艳之堂妹,为武帝继立皇后)。
杨骏惧怕失势,曾经从中书省借出诏书,看后不归还,当时的中书监华廙恐惧,还亲自向杨骏索取诏书,但杨骏始终不还,武帝病情加重时,杨骏要求让他单独辅政,帝点头默许。
杨骏招来中书监华暠、中书令何劭,口宣帝旨作遗诏,让杨骏单独辅政,诏成后华廙、何劭二人拿给晋武帝看,帝视而无言,两日后就驾崩了,晋武帝死后,司马亮恐怕杨骏要害他,逃亡许昌,杨骏一时位极人臣。
而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之女,大司马衷两岁,又矮又黑,凶狠多诈,也企图操纵晋惠帝以把持朝政。
杨骏辅政时期,凡有诏令,晋惠帝过目后交于杨太后,然后直接下发执行,杨骏知贾南风难以控制,为防贾南风碍其擅权,则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引起皇亲国戚及某些大臣的不满,杨骏的二位弟弟杨珧、杨济常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劝其小心祸患,杨骏不纳。
贾南风不让杨骏独揽政权,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杨骏向来恐惧楚王司马玮,对此事不加阻止。
贾皇后有了楚王司马玮的支持,在291年3月,贾皇后设计让晋惠帝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洛阳全城戒严,要楚王司马玮领军保卫皇宫,围攻杨骏府第。
杨骏为人胆小懦弱,事件发生时谋而不决,司马玮军火烧其府第,杨骏逃到府中马厩被杀,贾后又以晋惠帝名义下诏书,废除杨芷的皇太后位置,贬为平民,囚禁在洛阳郊外的金墉城(杨太后因没有食物8天后饿死),又诛灭杨骏三族,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至此杨骏政治势力被消灭。
贾后遂执政,任用贾模、张华、裴頠等人,使天下保持相对安定。
公元299年(元康九年),贾后不顾张华等人的劝阻,废太子司马遹,次年又杀之,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发动政变起兵杀贾后、张华等。
公元301年(永宁元年),司马伦废惠帝自立,司马伦篡位后,驻守许昌的司马冏起兵讨司马伦,镇邺的成都王司马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伦,迎惠帝复位,赐死司马伦,司马冏以大司马入京辅政。
公元302年(太安元年),司马颙又从关中起兵讨司马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也举兵入宫杀司马冏,政权落入司马乂手。
公元303年(太安二年),司马颙、司马颖合兵讨伐司马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精兵7万,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为司马乂所败。
次年正月,洛阳城里的司马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司马乂,将其交给张方,被张方烧死,司马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
司马越对司马颖的专政不满,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被司马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司马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北),与此同时,司马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司马颖与惠帝投奔洛阳,转赴长安。
公元305年(永兴二年),司马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司马颙。
公元306年(光熙元年),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司马颖、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