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和珅为什么曾经选择弃文从武?
历史上和珅为什么曾经选择弃文从武?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等轻车都尉和珅与户部侍郎、内务府大臣冯英廉最疼爱的孙女冯霁雯成婚了。婚后的和珅夫妇琴瑟和谐,非常恩爱。和珅正是意气风发,他没有在儿女情长上留恋太长时间,很快的,和珅参加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的顺天府乡试。
乡试是四级科举考试中的第二级,正科考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和京师举行一次,遇有皇帝开恩加考的则称为恩科。乡试与郡试不同,乡试的正副主考官均由皇帝任命,只有获得了秀才身份才可以参加。乡试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三场,每场考试考三天。
乡试的要求非常严格,考场称为贡院,在开考前,会给每位考生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房间,称为号舍。考生进入考场之后,必须在该场考试结束才能出考场,三天里答卷和食宿等都要在号内。考生在八月初九日参加第一场考试,首场考四书五经,共要写作七篇八股文,这是考察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理解水平和写作能力,是整个乡试的关键。头一场考好了,基本就能奠定自己的竞争优势了。
第二场在八月十二日入场,考的是试论,是七篇公文,这考察的是考生对政务的认识水平和把握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公文写作能力。我们看古人的文章,比如大文豪苏轼,有许多是代皇帝写的诏令、诰、表之类,文章炳炳烺烺、纵横捭阖,就是这种公文写作训练的结果。
第三场八月十五日入场,考察试策五道。这考察的是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借古鉴今将历史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处理的能力。这种从明代开始长期施行的考试时间和内容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有了些改变。乾隆二十二年,乡试最重要的首场改为考四书内容的八股文三篇,并考试帖诗五言八韵,第二场则考五经内容的八股文五篇。第三场考试策五道。时间上,也略有调整,即考生八月初八一早入场,初十黄昏出场,休息一晚,第二天黄昏再入场考第二场。
这样,考生在八月十日交卷后,同考官(“房师”)就开始判卷,在八月十五日月圆之夜,正副主考官就会拟定一名乡试第一场的头名,这称为草元,如果该名考生的后两场成绩也不错,那他就是当科乡试的头名,称为“解元”。明代的大文人、大画家唐伯虎以唐解元的名号闻名天下,即因为唐伯虎当年中的就是江南贡院乡试的头名。而和珅参加的戊子科顺天乡试是乾隆三十三年(1767),正是经过了乾隆皇帝改革,增加了试帖诗这一内容的考试。
和珅对此次考试是胸有成竹的,他在学校期间,对四书五经是再熟悉不过,并且他长期研习乾隆皇帝的诗歌,在诗歌上也很自负,他认为自己这一次考试是必中的。
客观地说,和珅的信心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满人参加科举考试,难度本来就与汉人科举考试的难度没有可比性,另一方面,乾隆时期是清朝的承平盛世,八旗子弟坐享祖先留下的遗产和荣耀,大多不思进取,像和珅这样有才学的八旗子弟的确不多。但是让和珅非常懊丧的是,在这次乡试当中,和珅名落孙山了。
考试的失利对和珅打击很大,但是祖岳父冯英廉的分析让和珅很快振作起来。冯英廉对和珅分析道,乡试的失利,并不代表你的才华比别人差,万万不可妄自菲薄。顺天乡试是全国竞争最激烈的,除了本地户籍的考生之外,所有的八旗子弟考生,还有国子监的贡生、监生,在与他们的竞争当中,有时候才华并不是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
因此,切不可因为考试的失利而妄自菲薄、一蹶不振。接着冯英廉为和珅指出了另一条路,冯英廉对和珅说,继续读书参加科举当然不是不可以的,你也有这份光宗耀祖的决心,但是对于我们满人来说,参加科举并不是光耀门楣的唯一途径,甚至都不是正途。
我们满人,是跟着老祖宗努尔哈赤依靠十三副铠甲在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对满人来说,骑射这样的武功远比走科举这条路要容易得多。如果只是做官,朝廷根本不要求满人必须有科举的出身,通过做侍卫、立军功、做笔帖式都是正途,比如我就是从笔帖式做起的。而对于你来说,你的家庭是世代将门,如果能入宫做个侍卫,前途一样不可限量。
科举只是笼络汉人的途径罢了。听祖岳父说完,和珅觉得好受了很多,难道自己努力学习这么多年,为了学业受尽了冷遇与白眼,竟真要弃文习武吗?
实际上,清朝统治者的确希望旗人不要沾染过多汉习,多次强调旗人要保持自己的骑射传统。比如雍正皇帝就曾针对八旗子弟读书不精反而荒废了骑射这样的状况而专门发表过意见,他认为,八旗读书人,沾染汉习之后,“率多忘世旧”,导致弓马和文章“两歧失进退”,难以有什么成就。
因此,对于八旗子弟来说,通过科举做官,的确是不受重视的。统治者更重视从尚武的角度来选拔满人为官,即通过考校满语骑射,如同冯英廉所说的那样,直接考取笔帖式、中书、郎中、侍卫等官职,然后逐步升迁,这种针对八旗子弟特有的选官方式,对满人来说不仅比科举更是正途,而且升迁也要快得多。对于旗人参加科举,清朝统治者尤其是清初统治者,实际上不鼓励,比如雍正皇帝就开翻译科考试,鼓励旗人尽心学习满语骑射,力图阻止满人汉化的趋势。
出于这样的原因,整个清代,对于八旗子弟的教育始终秉持着专重骑射而不以文事争能的原则,通过科举起家的八旗子弟大多不受重视,官职都不甚显贵。
冯英廉用自己身边的例子给和珅讲解科举舞弊的严重,并且告诉和珅,现在八旗子弟不但弓马骑射荒废了,而且大多并不读书,像和珅这样的才华和学识,如果能进宫当个侍卫,凭借他的聪明,在皇帝的身边,很快就会有出头之日。
和珅最终被说动了。自己这些年费尽艰辛读书,如此用心的记诵乾隆皇帝的诗文,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获得皇帝的赏识吗?常言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只要能获得皇帝的赏识,通过什么途径又有什么重要呢?和珅又想起了自己这些年所经历的艰辛,他的心里豁然开朗起来,自己要的只是出人头地。
不能不承认,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有的人坚持原则,不但要实现目的,而且要求实现目的的程序必须正义,有的人则可以为了实现目的不择手段。一般情况下,人们会鄙弃不择手段的人,可是在一个几千年来奉行成王败寇原则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要是目的实现了,人们的鄙弃也就会变成艳羡了。
很快的,三等轻车都尉和珅,正式成为一名宫廷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