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战争结果
伤亡损失统计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八十六个师,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解放军参战部队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连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地方部队共约六十万人。
战役中共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及其所指挥的五个兵团部,二十二个军部,五十六个师、一个绥靖区,正规军连同其他部队共555099人,约占其参战兵力的69%,其中俘虏320355人,毙伤171151人,投诚35093人,起义改编28500人。国民党少将以上高级将领被俘124人,投诚22人,起义8人。以上战果还不包括其溃散和逃亡人数。主要缴获有火炮4215门,轻重机枪14503挺,长短枪151045支,飞机6架,坦克装甲车215辆,汽车1747辆,马车6680辆,炮弹120128发,枪弹2015.1万发。
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敌我损失比为4.06:1。武器装备损失计有坦克1辆,山炮、野炮、榴弹炮共34门,迫击炮、步兵炮共219门,掷弹筒26具,轻重机枪1884挺,长短枪14588支,各种炮弹679943发,各种枪弹2014.9万发,炸药(缺双堆集战场统计数字)97025斤。在大决战的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解放军的伤亡最大,超过其他两次战役伤亡的总和,占大决战总伤亡的53.8%,各种武器的损耗和弹药的消耗也最大,其中火炮损耗占总损耗的48.6%;长短枪损耗占总损耗的69.4%,轻重机枪的损耗占总损耗的61.8%,炮弹的消耗占总消耗的68.7%,子弹的消耗占总消耗的62.7%,炸药的消耗占总消耗的57.4%。歼敌总数则最多,占总歼敌数的35.8%,缴获则最少,淮海战役的激烈可见非同一般。
其中华野歼敌约44万,约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80%;华野伤亡约9.1万,约占淮海战役解放军总伤亡人数的67%。
后勤保障
民工支前
一场巨大的战役,除了指挥得当,三军用命,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是后勤保障。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方面并没有现代化手段保障战役后勤,但把人力保障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刘陈邓粟谭组成的总前委在战役组织指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担负主要后勤保障工作的华东局、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后勤部在组织后勤工作方面的成绩也不容抹杀。这里面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和华野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前委委员、豫皖苏财经办事处主任(后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刘瑞龙是后勤工作的主要指挥者。在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民工的支前是战役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到了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如民工支前负担最重的鲁中南区,以第六分区的统计为例,该区共出动49万民工(常备民工17万,临时民工32万,许多临时勤务尚未计算在内)占其总人口300万的16%以上。按惯例,人民负担战争的人力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12%,即八个人中抽一个民工,除去老弱妇孺,几乎是动员了全部的青壮年男性,而此次动员的民工高达总人口的16%,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而永城、夏邑、宿县几乎是全民动员。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很多关于淮海战役的文学影视作品都强调了人民战争和民工支前的极端重要性,包括电影《淮海战役》、《车轮滚滚》,小说《百合花》等。
道路抢修
1948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打响了淮海战役。
郑州解放后,两万多民工和铁路工人不分昼夜、加班加点至12月初,使开封、洛阳、新郑完全通车,并将后方的军需物资运送到前线。
为了使济南至徐州段能提前通车,支援淮海战场。在“快修铁路,支援前线”“建设一条人民铁路”口号的鼓舞下,广大地方群众和铁路工人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战,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进发出了惊人的力量。他们仅用33天,将长达110公里、大小47座桥梁完全修复竣工,使济南至徐州段提前了一个月通车。修复这段铁路需要枕木17万根,夹板2.5万副,道钉75万颗,螺丝5万颗,2万立方米土方。沿铁路线的人民群众得知为支援淮海决战需要抢修铁路用的枕木,便积极行动起来。滋阳一县就征购枕木达15000根;离山(滕县西北新设县)、邹县、滕县、济北(济宁北战前新设县)、曲阜等县,一边准备木材,一边发动木匠集体赶制枕木,组织大小车辆抢时间运送。各县动员了240多个铁匠炉昼夜打制夹板、道钉,许多铁匠铺自发合炉成立不同工序小组,进行流水作业。这种方法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保证了任务的完成。抢修铁路所需的其他各种器材,由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和城市工人齐心协力,这些物资很快就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运来,17万根枕木在不到20天的时间就全部落实并送到铁路线上。
开封的铁路工人工程队,听到商丘解放的消息,连夜赶到民权县,仅用2天的时间就铺修好被破坏的路轨。平汉路郑州段铁路抢修队的工人,冒着持续数日的大风雪,在路基、路轨全掩埋进厚厚的积雪里的情况下,他们不畏冰雪严寒,工人们顶风冒雪,克服困难抢修铁路,一段一段完好的铁路在他们的抢修中不断向前伸展。
徐州铁路工人们保护了大量的铁路机车、车辆以及机器设备等免遭敌人破坏。徐州解放后不到20天的时间里,以徐州为中心,东到新安镇,西至洛阳,南抵宿县,北达济南的铁路全部通车,陇海和津浦路也得以贯通。
据不完全统计,铁路工人和后方人民群众共抢修铁桥68座,涵洞228座,修复铁路220里。同时通往前线的大路、公路、桥梁也已修复。东从黄海,西至运河,南到陇海路,北达胶济路的主要交通干线全部畅通,有力支援了解放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