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也有辉煌的历史!
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城市,我大包头可谓是闻名遐迩,人尽皆知……
瞧一瞧!看一看!大美的风景是不是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啊……
☟☟☟
美丽的外表下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珍藏的记忆
历史……历史……
已经远去
可是
未来的种子深埋在过去
当我们揭开这座城市的记忆
总会有所裨益吧
包头建城小史
包头的历史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最早的筑城史当属赵武灵王在公元前306年修筑的九原城。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包头这一称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这一地区设置九原郡。汉武帝时改九原郡为五原郡。清朝同治年间,包头修筑城墙,开辟了东、西、南、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1955年,按照苏联的援助,建设了一批大型企业,奠定了了现代的城市格局。
至于包头地区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居住?
小编想可能是这时候吧……
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
留在地表的人类遗迹大部分已经消失了
赵长城:赵武灵王所筑,残垣断壁,诉说历史的久远
麻池古城:时隔2000多年,只能看到古城的大致轮廓
再强大的力量也经不起岁月的消磨
再坚固的城墙也架不住时光的洗礼
千年春秋
不过是弹指一瞬
旧包头北门
管中窥豹,那时的包头虽然古旧残破,但是从巍峨的城楼仍可以感受到其昔日的辉煌。
黄河渡口
包头镇紧挨黄河,便利的水上交通为其商业发展提供了条件。现在著名的南海公园就是当时的一个繁忙的商业渡口。
驼队
驼铃阵阵,一支支驼队北越大漠,南渡黄河,将大量皮毛、药材、粮食运往大江南北,共同构筑了包头镇作为西北商业重镇的历史地位。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山西乔家。
和平路
如今的和平路是东河区较为繁华的路段,其实民国时期的和平路同样繁华,路两边鳞次的店铺说明了一切。相比现在,那时更多的是一份历史的厚重。
历史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
破旧立新
是时代进化的永恒主题
包头第一工人文化宫路口变迁图
早期的一宫路口是那么的荒凉,看不到一栋建筑,稀疏的车辆,零落的行人,是这个年代的基调。但是蛮荒中孕育着希望,不足七十载时间,旧貌换新颜。如今的一宫路口,车辆穿梭、行人如织、繁华似锦,成为包头市重要标志之一。
劳动公园一角
家住包头的朋友们恐怕很少有人没见过这轮弯弯的白色小桥。岁月更迭,桥长在,水长流,世情风貌的变化,社会百态的嬗变,都一一记录其间,它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
钢铁大街变化图
与过去相比,如今的钢铁大街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耸的楼房,整洁的街道,完善的基础实施无一不彰显着时代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