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特的山西民间艺术形式-祁县武秧歌
祁县武秧歌,这朵独特的艺术之花,诞生于祁太秧歌向戏剧化发展的过程中,与楔宁戏、秧歌剧截然不同,而是巧妙地将祁太秧歌、晋剧与武功拳术结合在一起。其主要表演手段是充满力量的武打,呈现出我国古代英雄人物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的壮丽场景。
祁县武秧歌,由贺大壮家族于明朝中叶创立,初衷是习武谋功名。然而,时光飞逝,武秧歌逐渐由单纯的武术表演衍生出戏剧化的表演,唱腔和角色行当的加入为其增添了新的魅力。清嘉庆年间,贺家公开招募演员,组织起“同乐社”,开始有组织的演出活动,《翠云楼》中的《大观灯》便是当时的璀璨剧目。
尽管初心是追求功名,但武秧歌在历史的洪流中已逐渐转变为健身和娱乐的重要方式。其代表剧目有《翠屏山》、《武松打店》等,演员辈出,民国初期至解放初期便已崭露头角。武秧歌的艺术特点鲜明,以实打实的武打表演为特点,不采用戏曲武打中的虚拟程式套子;部分剧目甚至没有唱腔,全为念白;武打场面的音乐伴奏采用中路梆子的锣鼓经;脸谱与中路梆子近似;服装则是“小打扮”,不顶盔披甲;至于武打道具,全部是真刀真枪,不使用戏曲中专用的道具。
祁县武秧歌,如同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出古代英雄的豪情壮志,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