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该不该谈钱谈恋爱(夫妻不仅谈情说爱更应谈钱说爱)
夫妻之间,谈钱伤感情?
曾经,我们也这么以为,后来觉得其实一点也不是!
夫妻谈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切勿不可太过计较」
关于钱的事,应该谈,因为这是好事。但是夫妻谈钱,有几个重点:第一,在谈的过程中,夫妻要能透过沟通,多了解彼此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其实这应该在婚前,交往稳定时就该好好谈一下)。
第二,婚后,家庭的钱要怎么用?也就是全家财务如何分配,和赚钱分工的问题,以及夫妻各自的「个人」财务规划,讲白一点就是私房钱啦。
夫妻谈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切勿不可太过计较」,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小细节就不需要太过在意。
情感大师Max Llewelyn在一档家庭节目里面分享:
每个家都有一位主要管钱的人,在你们家,是你管钱,还是另一半管钱呢?我们家负责管钱的那个人是我,但坦白说,我管理得并不好。与其说我爱管钱,倒不如说我爱存钱,每次到银行处理存款,我总是特别开心。所以我们家真正规划财务的其实是Kelly,记账的是她,决定家中许多重要开销支出项目是她,控管家用预算的也是她,家中的财务大臣自然非她莫属。
我们在婚前就曾经讨论过,成家之后的财务管理与规划问题。当年结婚,我是跟母亲无息借款了一百万元作为成家基金,之后,按月偿还到还清为止。我的大学学费则是靠助学贷款,当时的贷款利率不像现在这么低,如果没记错,利率超过6%,所以后来我上班赚的薪水,每个月都要拨部分去还助学贷款。也就是说,我结婚时,其实是负债的(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当年Kelly愿意嫁给我,真的很有勇气。)
幸运的是,当年亲友间流行互助会,也就是所谓的「标会」,我就靠着努力工作赚钱以及「跟会」强迫储蓄慢慢累积存款。
即使我有要努力存钱的冲劲,但我对钱真的没什么概念。有一次Kelly跟我聊天时发现,当时的我每个月刷的信用卡费,都只付最低的应缴金额,她简直惊呆了!然后她计算了一下我的卡费,光是循环利息,每个月就会被银行多赚走多少钱;我一听,也惊呆了!从此以后,我的信用卡费都会一次交清。
诸如此类的精打细算角色,在我们家通常都是Kelly。而这么多年来,我也从Kelly那边学习到花钱之前要先做足功课,然后货比三家,精准消费。
养儿育女,成家不易,我们夫妻在用钱上倒是有一致的共识,当用则用,当省则省,把钱花在刀口上,所以并不是便宜的就买,贵的就不买,而是更多思考这笔钱花得是否值得。
当年我们决定买下人生中第一间房子的那一笔钱,原本我是打算拿来换新车的,不过Kelly当时告诉我「先买房,再换车」,因为房子会增值,车子会折旧。果然,「听某嘴,大富贵」,Kelly是对的。我们先买了房子,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两人的心更安定了。
经过了几年,房子增值了,而我后来也换了新车,虽然买房和买车的贷款压力不小,但也让我对于养家有更大的责任感,而且真的是乐在其中,我觉得这就是甜蜜的负荷。
我和Kelly很少「管」(过问)彼此的用钱,因为我们都知道对方不会乱花钱,虽然我们也会买一些名牌,但大多时候都是选择CP值高的东西。Kelly其实比我还节省,不论是平日的吃穿,或是交通,一直到现在,除了偶尔有我接送外,大部分的时间,Kelly最常选择的交通工具就是公交系统。她也常常跟两个孩子分享,搭乘公交或地铁既省钱又能利用时间处理许多事情,一举两得。
说完了花钱,接着来谈赚钱。我们家的钱,我赚的,是大家的;Kelly赚的,是她的,但也是大家的;怎么说?我们家有一个「大水库」,全家的主要开支都是由这个大水库处理,我的任务就是努力让这个大水库始终有水,日常家用与生活相关的开销,还有孩子大了之后的零用钱,多半都是由我负责。
我们对彼此有「私房钱」这件事情也很尊重,重要的是我们真的不太计较另一半是否有存私房钱,或者用这笔私房钱来做什么。虽然私房钱是属于各自的,但因为我们彼此信任,也相信对方不会随便乱花钱,而且我们一起努力赚的钱就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所以实在没什么好计较的。
我们也曾经像许多人一样,会担心家里的钱不够用,担心财务的负担过大,经过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我真心觉得充满了恩典,不仅仅是我们夫妻在钱的事情上有更多共识,更发现古人说的还真对,娶妻、生子、搬家之后,原本对钱不够用的忧虑其实没有想象中这么大,我想应该是因为我们更懂得如何协调家庭财务上的调度。
相信,肯用心经营,定能拥有幸福婚姻!
希望情感大师的经验能让一些想结婚或想生孩子,却担心钱不够用的年轻朋友们,对未来有更多的信心和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