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当英国首相12年,儿子却不成器,入狱5年
伊丽莎白女王26岁加冕,到如今,已经在位70年了。
她在女王位子上坚如磐石,而身边的首相则一任换一任。
这么多年来,女王只参加了两个首相的葬礼,一个是著名的丘吉尔,一个是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首相,而且她还是三次连任。
她在任期间,亲自来中国谈判交还香港的问题。
对于很多人来说,提起撒切尔夫人,很多人会想起“铁娘子”这个词,然后头脑里浮现出一个冷峻、严厉的女强人形象。
其实,撒切尔夫人年轻时也是一个气质不凡的美女,从政后,她一直以来的形象也十分优雅。
而且,她在专心从政的同时,婚姻家庭也经营得很成功:
26岁结婚,丈夫是一个富商的儿子。
28岁那年,她生下一对双胞胎。
此后,丈夫一直在背后积极支持她,两人相守相伴50多年。
撒切尔夫人也比较长寿, 活到了88岁。
总体来说,她的一生堪称完美,物质财富、身份、地位、名望、稳固的婚姻,儿女双全,活到88岁,堪称完美。
但是她也有遗憾,那就是儿子非常不成器:
儿子马克虽然上了贵族学校,但不好好学习,后来为了赚快钱,尽想歪心思,还被判入狱5年。
撒切尔夫人走上从政的道路,要感谢她的父亲。
大家知道,伊丽莎白女王能顺利坐上王位,与她的父亲对她的鼓励、支持、欣赏不无关系。
而撒切尔夫人走上从政道路,且铸就了辉煌的政治业绩,也深受父亲的影响。
我们一起来看看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
1925年10月13日,英格兰东部林肯郡的格兰瑟姆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女婴。
父母给这个女孩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玛格丽特。
当时的小镇,估计没想到这个女孩,日后她的名字将响彻这个英国-----她后来当上英国首相,因为从丈夫的姓氏,后来被称作: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的父亲在当地镇上经营一家杂货店,谈不上很富裕,但丰衣足食。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杂货店的店主,但他对地方政治非常热心。
她的父亲算是个很开明的人,认为男女平等,女孩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因此,撒切尔夫人从小就受到鼓励,要用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撒切尔夫人的成绩一直比较优异,18岁那年,她顺利考入名校---牛津大学。
当时她选了化学专业,也许是中学时期,她很崇拜居里夫人, 才选了这个专业。
不过,到了牛津大学后,她开始接触到政治,她成了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的成员。
此后,她开始为保守党争夺议员席位,到处奔走、呐喊。
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展露头角,而且她也发现了自己真正的热爱----那就是从政。
1945年,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参加了保守党议员的大选,大选获胜后,他出任了格林森市长。
撒切尔夫人目睹了父亲从一个杂货店店主到市长的飞跃,她为此感到着迷,为此感到兴奋。
政治,向她展示了魅力无限的一面。
她从此修正了自己的梦想,她不再梦想当一名科学家,而是希望从政。
她的外形出众,身材修长,思维敏捷,擅长演讲,这些优点,让她在通往政治的道路上,如鱼得水。
1946年,21岁的撒切尔夫人成功当选为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
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起点,她非常聪明,很快就学会了从事政治活动所需要的社交技能。
她也懂得拓宽人脉资源,与很多保守党要员成为朋友。
她充满激情、富有条理的演讲,非常吸引人,在她的影响下,牛津保守党的会员人数员猛增。
1947年,撒切尔夫人从牛津大学毕业,她没有选择继续深造,此时,她的梦想已经不是潜心学术研究、成为一名科学家了,她在为从政做着准备。
牛津大学
毕业后,她在两家化工公司,做化学研究员,但她在工作之余,积极地学习法律,为考律师证而努力。
另外,她依然热衷于保守党的一些活动,比如各种会议、辩论会、群众集会等。
有句话是: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很快,勤奋的撒切尔夫人迎来了自己的机会,为她进入政坛做了完美的铺垫。
1948年,保守党开年会,撒切尔夫人代表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上台发言,她的演讲赢得了满堂喝彩。
她的演讲才能与政治才华,让台下一些大佬看到了。
不久,她被提名为议员代表。
而这正是她所希望的,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化学研究员的工作。
踏入政坛后,撒切尔夫人一方面忙着开会、演讲、辩论,积累人脉、搜集对方的信息,写报告,总之,她享受这种忙碌。
撒切尔夫人年轻时
在工作中,撒切尔夫人是无比理性的,也是犀利的。
但是,在工作之外,她依然是个渴望爱情、期盼组建家庭的年轻女孩。
她很幸运,她遇到了丹尼斯.撒切尔,他家境优越,当时在一家油漆化学品公司担任常务董事。
撒切尔夫人大学的专业就是化学,所以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
丹尼斯比撒切尔夫人大10岁,他此前有过一段婚姻,但这段婚姻后来因为二战爆发、夫妻两人长时间分离,最后破碎了。
他不仅喜欢撒切尔夫人的美丽,更欣赏她身上的智慧。
两人情投意合,26岁那年,撒切尔夫人就与丹尼斯走进了婚姻殿堂。
28岁的时候,撒切尔夫人生下一对双胞胎。
就在这一年,撒切尔夫人刚刚拿到大律师的资格证,这对于她从政无疑大有裨益。
生下孩子后,撒切尔夫人依然是以工作为重,家里请了保姆,丈夫也在背后支持他,这让她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到了一双儿女6岁的时候,撒切尔夫人已经当上了国会议员,当时她才34岁。
年轻有为、政治前途无限,这是外界此时对她的看法。
而她也变得越来越忙碌,她在一步一步地向自己的梦想靠近。
她有时忙得很晚才回家,经常周末还要去工作,家,对于她来说,是无事可做时,才呆的地方。
她忙着到各地演讲,会见选民,有时一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个小时,但她咬牙坚持、乐此不疲。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任何领域的成功,背后的辛酸苦辣,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往往孩子已经睡着了。
丈夫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包括提供资金。
进见女王
靠着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撒切尔夫人的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后来做到了英国首相,并且三次连任。
她将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
但是,在女儿和儿子眼里,她却不是一个好妈妈。
撒切尔夫人的女儿曾说:我是在保姆和寄宿学校老师的照顾下,长大的。
意思很明显,她的成长过程中,缺少母爱。
不过,女儿卡洛尔还比较懂事,学习也不错,后来进入伦敦大学学习,毕业后她选择当一名记者。
曾经有记者问她,是否愿意从政,她回答:家里已经有一个人从事这个了,足够了!她并无此意。
撒切尔夫人与女儿
对于母亲,卡洛尔曾对记者说:
“在我的所有童年记忆里,妈妈就是一个女超人。
她从不放松,回到家常常还在处理议会的信件,或者为演讲做准备。”
女儿工作后,与撒切尔夫人的关系比较冷淡,见面很少。
童年时期没有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此后一生这种关系都难修复。
在撒切尔夫人人生最后几年,身体日渐衰弱时,女儿远在瑞士,没有在母亲身边陪伴。
女儿心里的结,一直没有解开。
而最让撒切尔夫人操心的当属她的儿子马克。
撒切尔夫人让儿子接受了最好的贵族教育-----哈罗公学。可以说,撒切尔夫人对儿子充满了期待。
不过,这个儿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及格是家常便饭,成绩几乎总是年级垫底的。
他曾经接连参加了三次会计师考试,但没有一个词通过。
马克学习不咋地,但超能花钱,而且野心很大。
24岁那年,马克竟然创了一个赛车公司! 原因是自己很喜欢赛车。
玩赛车,已经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他还一拍脑门,弄个赛车公司!这不是烧钱吗?
结果呢,他赔了不少钱。虽然热爱赛车,但他成绩很一般,也没拿什么大奖,但他乐此不疲。
1982年,马克参加一个汽车拉力赛,比赛全程6200英里,期间还要通过北非一些非常荒凉而险峻的地段。
马克竟然自不量力地参加了,而且事前也不经过充足的准备。
结果,他在沙漠腹地失踪了!无论如何都联系不上。
这可把撒切尔夫人急坏了,但是她正忙着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的事情,工作上的事已是焦头烂额。没想,儿子又来添堵。
当得知儿子失踪了好几天,撒切尔夫人焦急万分,还在媒体面前落泪了。
要知道,这是她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此前无论什么场合,她从没有在公众面前落泪。
为了搜救儿子,撒切尔夫人利用自己在政坛的影响,亲自打电话给英国驻阿尔及利亚的大使,请求国际救援。这场救援中,可谓是兴师动众:
英国皇家空军派出救援直升机,
法国也出动了飞机,
阿尔及利亚也不得不出动空军,来援助。
经过地毯式的搜救,马克和他的队友,在6天后,终于被阿尔及利亚空军找到了。
当时,马克胡子拉渣的,全身脏兮兮。
他在获救后,对阿尔及利亚空军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只是对记者说,他需要啤酒,三明治,洗澡,似乎一大帮人出动搜救他,一切都是应该的。
然后呢,他在身无分文的情况,当天晚上还在阿尔及利亚的塔曼拉塞特,弄了一个奢华的庆祝派对,让当地很多人目瞪口呆。当然,这账单,事后还是父母为他支付的。
但他回到英国时,撒切尔夫人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机场亲自迎接自己的儿子。
撒切尔夫人与儿子
撒切尔夫人在工作方面的行事为人,无疑是无可挑剔的,当儿子平安回来后,她主动承担了英国政府2000英镑的救援活动的账单。
实际上,国际救援行动的费用远远不止2000英镑。女王算给了撒切尔夫人一个面子,只是象征性收一点点。
马克在地形复杂的沙漠失踪了6天,才被找到。当时缺水,缺食物,如果不是发动国际救援力量,他估计早已葬身在沙漠中了。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但马克经历了生死劫难,他依然我行我素。
此后,他依然不想踏踏实实地工作,总是想走捷径,想赚快钱。
因为在英国国内口碑不好,他就想方设法到其他国家弄钱。
他曾经到香港开过公司,
也曾到阿曼注册过公司,
还到美国的德克萨州做汽车生意。
1984年,年过30的马克,一事无成,也没有结婚。
他嚷嚷着自己要到美国去创业,打算做汽车生意,于是,父母给了他一笔不菲的启动资金。
这一包装,他这个英国首相的儿子,在美国摇身一变,变成了企业主。
他到了美国,依然热衷于办派对。
在一次聚会上,他遇到了一个24岁的富家女戴安,戴安的父亲在美国生意做得很大,是美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之一,资产实力雄厚。
因为有着英国首相儿子的这一光环,这段感情进展得很顺利。
不久两人就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此后,马克就定居在美国的德州。
撒切尔夫人眼见儿子到了美国定居,她还总是挂念着儿子,有时还借着公务访问,专门去德州看望儿子。
马克没啥经营才能,在美国创业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意图是脱离父母的视线,好自由放飞。
不过呢,到了美国,他可没什么特权。
美国人可不吃那一套,不会因为你老妈是英国首相,就买你卖的汽车。
婚后,戴安还生下了两个孩子。
但孩子的出生,显然没有让马克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他依然玩自己的,还被妻子发现在外面出轨。
另外,马克身上的一些恶习,在戴安眼里也变得不可理喻:
在机场,他目中无人,把别人撞倒了,居然一句道歉也没有,还头也不回就走了。
而黛安跟在后面,还得为自己丈夫的粗鲁,向别人道歉。
马克从小就被宠坏了,到了30多岁,依然如此:
明明家里厨房就有厨房,但他自己不愿意去厨房取,就派母亲的保镖,去外面给自己买一盒牛奶!
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可以看出,马克非常自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最后,黛安无法忍受,她选择了离婚。
黛安早已看出:马克离开他的母亲,他一无所是。
撒尔切夫人首次当上首相的时候,53岁,此后她在首相的位子上坐了12年。
1990年,辞任首相的时候,撒切尔夫人65岁,此时她的儿子37岁。
撒切尔夫人出生于平民,不是贵族出生,丈夫一家也是经商,并无贵族头衔。
撒切尔夫人深知自己退休后,只能领取退休金了,没有什么资源可以帮到儿子了。
于是,在1991年,通过女王的册封,她的丈夫获得了从男爵的称号。按照英国王室的惯例,爵位可以传给儿子。
这是撒切尔夫人为儿子以后做的打算,即使他一事无成,也可以靠这个爵位维持比较体面的生活。
可以说,为了儿子,撒切尔夫人煞费苦心。
撒切尔夫人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方面,她都充满智慧,自我驱动性非常强,而且,她很擅长抓对对方的弱点击败对方。
但是,儿子显然没能继承她的智慧,相反,总想走捷径,发大财。
马克在英国和美国的口碑很差,正常的生意利润太低,他看不上。
他开始到非洲、中东淘金。
2004年,马克在南非的家里被捕,而罪名是:他参与贩卖军火,资助几内亚的政变!
据当时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估计,马克的个人财富为6000万英镑!
这一年,撒切尔夫人79岁,身体已经不好。
但是,为了营救儿子,她不顾身体有恙,坐上了去南非的飞机。
在她的积极努力下,儿子最终没被处罚得太重:
被判五年徒刑,缓期执行。
同时,处以27.5万英镑(接近300万人民币)的罚金。
没办法,为了儿子,撒切尔夫人不得不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钱,替儿子交了罚款。
这算是儿子送给她八十大寿的礼物吗?
尽管儿子如此的不成器,但撒切尔夫人依然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很特别的孩子。
2003年6月26日,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丹尼斯男爵去世。此后,他的男爵爵位由儿子马克继承。
撒切尔夫人与丈夫
丈夫去世后,撒切尔夫人显得比较落寞。
他们相伴了整整52年。
撒切尔夫人曾公开说:没有我的丈夫,我成不了首相。
她很幸运,遇到了一个愿意在背后默默支持她的男人,把光芒都留给她。
这样的器量,这样的胸怀,一般的男人做不到。她在认识丈夫时,丈夫已经是一个富商。
共同的目标,让他们的感情非常稳固。
如果不是丈夫在背后的支持,撒切尔夫人后来的政治事业不会那么成功。
撒切尔夫人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一生的挚爱,丈夫欣赏她的才华,让她毫无后顾之忧去追逐自己的政治梦想。
只是,人生很难完美。
过了80岁,她的身体每况日下,慢慢衰老下来,她此前积累的财富,让她可以请保姆来照顾自己,不必依赖子女。
但是,她在内心应该也是期盼亲情的。
提起孙辈,她眼里总是放光,她将孙子孙女的照片放在桌面显眼的位置。
她去世的时候,女儿远在瑞士,儿子更不在身边。
不过,她的葬礼办得很隆重,花费也巨大,据统计,撒切尔夫人的葬礼费用将近1000万英镑!
不过,她去世后,不少英国普通民众欢呼庆祝。
这主要是撒切尔夫人在当政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影响了一些人的利益,比如:
她取消了学校的免费牛奶,让低收入家庭受影响。
她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本意是增强企业的活力,但是,这些企业主为了降低成本,将工厂转移到成本低的国家,这导致了不少工人失去了工作。
她还削减了公务员的数量。
作为首相,她出台的很多政策,其实不是她一人拍板,背后是一个政党,所以 不能将矛头简单地对准撒切尔夫人。
总之,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晚年的撒切尔夫人与女王
她的家庭背景很普通,但是她依靠自己的努力,与自己的智慧,做到了英国首相,而且是三次连任。
没有一定的能力,是很难三次连任的。无疑,她有着非凡无比的政治才华,她的抗压能力非常强。
但是,人生很难完美,她为了事业,忽略了对子女的陪伴与管教,而且她比较偏爱儿子,甚至是宠溺。
儿子极其自私不成器,还屡屡让她操心,最后竟然落到入狱5年,这让一向顺利、几乎所向披靡的撒切尔夫人大受打击。
原来,命运才是最好的编剧。
撒切尔夫人自己这手牌打得极好,她自律、聪慧、有政治才华,步步高升,家庭也稳固,
但是儿子却让她极不省心,还让她多年来积累的光辉形象受损。
不过,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女性首相,她在观念上打破了很多陈旧的观念,她用自己的政治生涯,至少印证了:女人也可以从政,也可以在政坛当领袖。
她的例子也说明:在子女童年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想要的爱。
END,点个赞吧。谢谢你的支持!
参考资料:《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张建魁
更多精彩文章:
林郑月娥:卸任香港特首后,她打算租房住,一直没在香港买房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 Linda
责编| 若水
关注我@Linda时光之心,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你好 ! 我是Linda(琳黛), 用细腻的笔触,抒写家族沉浮、个体际遇的真实故事。
欢迎点赞、评论、或私信我,互相交流,
任时光荏苒,不忘初心,坐看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