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牛王”获11次称号,帮主人赢得13万奖金,死后百人送行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以及诸多自己的风俗。比如,湖南人喜欢吃辣,四川人好打麻将,而贵州人则喜欢“斗牛”!不只是西班牙人喜欢斗牛,多少年来贵州也有着斗牛的传统。在贵州部分地区,“牛”甚至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代“牛王”,为大家讲一讲贵州的“斗牛”文化。
话说,每年的正月或二月间,贵州的侗家人就会在各个村寨、各个乡镇之间组织斗牛比赛。斗牛结束之后,哪个村寨的牛最厉害,哪个村寨就最光荣。本文的主角——“雷公山牛王”,在它生前多次参加这样的“斗牛”比赛,而且其战绩异常的显赫!
据悉,这头“雷公山牛王”生在新联村,梁粗壮、眼皮厚实,身高一米三分、身长达二米二、胸围更是达到了二米一五,内角尖距一米零一,极其适合“斗牛”。在它生前,曾经在黔东南境内、铜仁、黔南等多个赛区参加斗牛比赛,可谓当地的“明星”!
当然,并不是每一头参与比赛的牛都是明星。在当地,“雷公山牛王”战绩显赫。据统计,它先后获奖20余次,其中包括11次第一名,而且多次被授予“牛王”、“雷公王”、“雷公山牛王”等“王者”称号。与此同时,它也为它的主人赢得了13万的奖金。
随着时间的推移,“牛王”的体能会越来越差。按照当地的惯例,“牛王”因年老体衰退役之后,要么宰杀、要么卖掉。但是,这头“牛王”却得到了主人的厚待,被当做亲人一般“养老送终”。最终,“牛王”享年28岁,自然死亡。
在“牛王”死后,它的主人按照当地的最高礼仪下葬安葬“牛王”,而且立碑为念。由于“牛王”生前战绩显赫,名扬华夏大地。据悉,“牛王”下葬那天,来自附近村寨以及全国各地的500多人,为“牛王”送行,声势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