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含义恐被误解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从字面意思来看,小人难养可以理解,为什么女子也难养呢?正是因为这句话涵盖了所以女性,所以引起了不少争议。不过孔子说这句话想要有正确的理解,还是要回到当时的环境来看,结合孔子说话的对象,以及当下的语境,才能做出判断。这里的“女子”并非指所有女性,而是臣妾,或者人主身边宠幸的人,这样理解的话,就能解除不小的误会了。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的。
受世人景仰的孔圣人,为啥说出这样的话?这句话有蔑视女人的意味吗?
用现在的话来说,孔子真算的上大男子主义了,把女人说的那么不堪,他真的与女人眼中所谓的暖男,具有云泥之别?
有人认为,孔子在这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中,把“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肆意贬低女人,是任何人所无法抹杀的事实。
围绕上述问题,后人可谓费劲口舌,对于孔子是否歧视女人?为啥歧视女人?大致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孔子其貌不扬,恋爱曾遭受挫折
那么,孔子长得有多寒碜?
据说,孔子的面相,活像个倒扣的痰盂,白眼仁多,黑眼仁少,鼻孔外翻,牙齿缝缝隙能塞铜钱,脑袋也不圆,四周高中间低。
孔子个子也不高,用现在的话说,是实打实的三等残废。
生成这等武大郎般的模样,已属不幸,偏偏孔子家境又贫寒。
恋爱时,曾经遭受众多的女性嘲笑和排斥,从而对女性产生心理阴影和偏见,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二)孔子婚后,家庭生活不美满
据说孔子婚后家庭生活不太美满,曾休掉妻子,即,孔子曾“离婚”。
据《礼记》记载: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先君子丧出母乎?子思是孔子的孙子,这里是门人问子思:从前你的父亲为被休出的母亲穿孝服守丧礼吗?
宋代大儒朱熹对此有注解:伯鱼之母出而死。
伯鱼是孔子的儿子,这段史料证明孔子确实离过婚。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是齐家的重要内容。
孔子生前政绩黯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没有齐好,“坏在女人手里”的缘故。
正因为孔子在婚恋的过程中,屡次被女人伤害,才发自肺腑的感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三)孔子只是说明一个事实而已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凭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一句话,就臆断孔子对女人有偏见,未免过于草率和武断,难逃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之嫌。
对于“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说文》是这样解释“养”字的:上声,音痒,育也,长也,又取,又姓。”“供养也,从食羊声”,可见,“难养”可引申为“难于共处”之意。
因为对她们太亲近,就会显得无礼;太疏远,就会产生怨恨。
孔子充其量只是说明一个事实而已。
孔子未必歧视女人,比如,孔子的儒家学说主张“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
这里的人,自然包括男人和女人。可见女人同样是被爱的对象之一啊!
又如,孔子坚决反对将妇女作为殉葬品和祭祀品,并对做出此种不良行为的人,进行过“忌无后乎”的咒骂,这就意味着,孔子是重视妇女做人权利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论孔子对女人有没有偏见,以及为啥有偏见,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已经被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现代社会,男权思想与女权思想都是行不通的,男女平等,才是正确主流的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君之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