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阳非遗·南阳烙画 以火为墨 铁笔生花
烙画作品《三顾茅庐》
本期关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术——南阳烙画
无笔无墨,不用任何颜料,仅需一支烙笔,便可在竹木、宣纸或丝绢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各种各样的烙画作品,这便是被称为“世界艺林一绝”的南阳烙画。
南阳烙画是南阳人耳熟能详的南阳三宝“烙画、玉器、出师表”之一。一支铁笔,在勾、擦、点、烘中,以丰富的层次和色调展示出南阳烙画独特的艺术风格。2021年6月10日,南阳烙画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阳烙画,这张南阳乃至河南的文化名片,见证了南阳的发展变化。
以火为墨 世界艺林一绝
南阳市烙画厂位于卧龙岗下,进入一楼大厅仿佛置身于烙画的海洋,美丽的烙画作品挂满展厅,不同材质的精美烙画,古朴典雅,精美绝伦,令人惊叹。
铁笔生花
“南阳烙画是中国烙画的代表流派,起源于西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市烙画厂工会主席朱健峰说起烙画如数家珍,南阳烙画最初称南阳烙花,发源并长期传承于南阳,在世代传承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以南阳为源头,逐渐传播到了省内外部分地区,深受人们的赞赏和喜爱,很多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作为珍品收藏,被誉为世界艺林一绝。
师徒传承 烙画技艺代代传
一人、一桌、一盆绿植,再加上一支烙笔,在市烙画厂二楼创意工作室里,烙画艺人们在潜心创作,虽没有笔墨飘香,却有丹青溢彩,令人神往。
烙画艺人聚目凝神,手中一支烙笔,手臂轻盈舞动,在创作中把握火候、力度,在装裱过的画卷上,两只孔雀形神兼备。
卢合语(左)在指导创作
“我这一辈子算是和烙画结下了不解之缘,连爱人都是通过烙画相知相爱的。”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烙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卢合语这样说道,今年60岁的他对烙画有着浓厚的情感。
“烙画是火的艺术,根据炭化原理,以高温烙具在可炭化材料上勾勒烘烫,达到近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笔墨效果。”卢合语告诉记者,从构图、选材到起烙样、烘烫……烙画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更具有工匠性,需要艺人“慢工出细活”。
讲解优秀作品
“师徒传承是当前南阳烙画的主要传承方式,至今已有六代传承人。”除了自己创作外,卢合语还肩负着把烙画技艺传承下去的使命。
专心创作
作为“南阳烙画”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马静徽永远不会忘记2015年,她第一次来到市烙画厂看到烙画作品时内心感受到的震撼。“从以前握的铅笔、粉笔到现在的烙笔,一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马静徽笑着说,多亏了卢合语等老艺人不厌其烦,手把手耐心指导。
讲好故事 烙下时代之影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南阳烙画是人驾驭火、利用火的典型范例,体现民众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丰富了中国火文化;南阳烙画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并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
李哲创作的椴木板烙画《南水北调渠首》
在时代发展中,南阳烙画以文化为魂,紧扣时代发展,向世人展现南阳的巨大变化。从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到南水北调、从疫情防控到抗洪救灾……“南阳烙画作品紧跟时代潮流,创作了一大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国家级非遗南阳烙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市烙画厂厂长李哲说。
河山壮丽,铁笔绘就。相信在一代又一代南阳烙画艺人的发展传承中,南阳烙画一定会讲好南阳故事,烙下时代之影。
文/图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周梦
编辑:王冕 审核: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