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红石岩村的奇特“蛇树”
位于会泽县西北部五星乡的红石岩村,不仅有铜运古道、古客寨等历史遗迹,还有一棵非常奇特的古树,被当地人称为“蛇树”。
红石岩村的小路纵横交错,一座名叫大脑包的山被密林和灌木覆盖,仅有一条幽深的小路可进山。山下有几户人家,当地群众蒋燕介绍:“这个地段在明清时期是连接会泽与昭通货物运输的中转站,路过这里的马帮要在此地住上一宿再赶路。”沿小路而上,一棵奇特的古树呈现在眼前,树干上长出了一个结痂(树瘤),形似蛇头,吐着信子,连接着“蛇身”盘绕在树干上,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蛇树”。
这棵“蛇树”学名叫黄连木,生长于大脑包山的山脚,据林业部门的专家测定,树高20余米,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树主干根部1米处一分为二,左侧的树干上有一块很大的结痂,长1.4米,宽0.5米,像极了一条蛇的头部。蛇的嘴巴和眼睛线条清晰可见,神态逼真,活灵活现。树干扭曲,树皮呈暗褐色,鳞片状剥落,树干的纹路和颜色仿若蛇皮。一般说来,树木结疤的地方也是树干最坚硬的地方,这棵“蛇树”历经百年风霜雪雨,长出结痂,随着时间的变化,结痂越来越大,支撑着树干的生长。据当地居民介绍,树干上蛇的大小随树龄在不断生长,蛇头部分每年会长大约3厘米到5厘米。
微风吹来时,“蛇树”的叶子随风摇摆,金灿灿的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来,在地面上出现无数斑斓的光点,像是记录着村落的发展变迁,记录着人们的生息繁衍。
范义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