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马鞍山,充满历史的矿区
马鞍山(英语:Ma On Shan)位于香港新界东北部,横跨沙田区及大埔区(西贡北)两区,分隔沙田和西贡市,高702米,是新界东部最高的主体山峰,在新界大陆继大帽山群峰之后排行第二,而以全港计则排行第六。
名字由来
马鞍山有两个山峰,较高的俗称马头顶或马鞍头,高702米,是新界东部最高的主体山峰,在新界大陆继大帽山群峰之后排行第二,而以全港计则排行第六,而副峰为牛押山或马鞍尾,六百七十多米高,两峰之间形成一条很长的弧线,形如马鞍,故被称为马鞍山。根据王崇熙《新安县志》(卷四),亦提及马鞍山名字源由:「马鞍山在县东八十里,枕东洋,形如马鞍」。而马鞍山西北面山脚下的市镇亦得名马鞍山。
马鞍山东面的山坡陡直,山壁屹立,所以又有企岭的称号。马鞍山之东的山脚下就有一个名为企岭下的村落(企岭下老围和企岭下新围),和一个名为企岭下海的海湾。
地理地形
马鞍山有两个山峰,较高的俗称马头顶或马鞍头,高702米,是新界东部最高的主体山峰,在新界大陆继大帽山群峰之后排行第二,而以全港计则排行第六,而副峰为牛押山或马鞍尾,六百七十多米高,两峰之间形成一条很长的弧线,形如马鞍,故被称为马鞍山。根据王崇熙《新安县志》(卷四),亦提及马鞍山名字源由:「马鞍山在县东八十里,枕东洋,形如马鞍」。而马鞍山西北面山脚下的市镇亦得名马鞍山。
马鞍山东面的山坡陡直,山壁屹立,所以又有企岭的称号。马鞍山之东的山脚下就有一个名为企岭下的村落(企岭下老围和企岭下新围),和一个名为企岭下海的海湾。
地质
马鞍山山顶一带出露的是凝灰岩(vitric tuff),直接覆盖在泥盆纪的粉砂岩和大理岩之上。后期的花岗岩从西南方向侵入到马鞍山一带,由于受到花岗岩侵入的影响,原有的粉砂岩已局部变质成为角岩(hornfels),大理岩则变质为矽卡岩(skarn)。马鞍山铁矿是香港唯一一座工业矿山,其铁矿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期后热液铁矿床」,矿体就赋存在花岗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带上,组成以内生的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
马鞍山采矿在1950-60年代达到高峰,曾经有数千矿工及家属(大多数来自内地)聚集采矿。采矿于1970年代终止,现在山上尚有数十位老矿工及家属,并有台湾慈济会香港分会义工每月定期探访。
动植物
在马鞍山崎岖的斜坡上,有野生杜鹃、香港毛蕊茶、兰花及一些鲜见的蕨类植物。而经常在马鞍山出没的哺乳类动物则有穿山甲、箭猪、野猪及赤麂等。
马鞍山村
广东温氏最早于马鞍山山腰建立「马鞍山村」,又称为「温家村」(由清水湾大埔仔分支),村民早期主要从事耕种及斩柴,其后因采矿业的兴起而破坏耕作环境,村民转而从事其他工作。马鞍山的矿场曾是香港矿业的龙头,在1950、60年代,在矿藏大为开采,经济发展才吸引工人及其家属从各地迁入,定居于马鞍山村,高峰期矿工连家属多达5,000人,形成一个独特小社区。村中的旧矿洞位于马鞍山西南方向山坡的下半部,曾构思发展成马鞍山矿场110矿洞主题公园
矿区历史
早于日治时期已经有人在马鞍山村开矿。在1940年初,有一名日本人在马鞍山发现了铁矿和钨矿,随即便进行开采。当香港经过香港日治时期重光后,一名台山人(余荣金先生)于1949年开办了名叫「大公洋行」(英语:Mutual Trust Company)并在马鞍山开矿。
当时「大公洋行」所采到矿石质素奇低,曾经试过开采来的是一层泥一层矿,甚至全是泥。为了提高品质,「大公洋行」委托了「釜石矿业」到马鞍山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如果马鞍山的矿场利用「釜石矿业」提供的采矿方法,含铁量可提升达50%以上。当时「大公洋行」接纳了「釜石矿业」的调查结果,提议由「釜石矿业」担任马鞍山矿场的技术指导,希望借此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矿石。
1976年中,「大公洋行」于多项负面因素下,决定结束经营马鞍山矿场所有的业务。于1978年,政府开始计划发展马鞍山作为沙田新市镇的扩建部份,所以决定不再续发采矿牌照。当时的「大公洋行」曾建议改变其矿场的土地用途,可惜不获政府批准。政府1980年政府要求收回矿场部分土地,「大公洋行」因此而进行会议,商讨如果撤离马鞍山矿场的有关事宜。同年的3月2日,矿务处要求「大公洋行」封闭其两条的坑道,并竖立危险警告标志,以防有人进内。 1981年5月25日,马鞍山的采矿牌照期限正式届满,30年的采矿事业正式完结。年轻村民纷纷出市区谋生,村民数目逐渐减少,至今仅余数十户居民。
交通的发展
970年代散居于马鞍山村的老矿工与外界的接触,只依靠张渤老师(1931-1990)从矿场取来的运输车改装而成的交通车,可容纳3、40人。 1979年香港赛马会首次向马鞍山村民捐赠一辆由货车改装的交通车,为村民提供服务。 1985年当地天主堂的修女们募集平日的积蓄,购置了一车,将其改装成交通车,取代破损的旧车继续为村民服务。由于没有向运输署登记,经运输署、路政署及警务处研究后,认为车辆在崎岖不平的山路行走没有保障,故决定于1989年停止该车行走。
当时村民为了延续这辆交通车的运作,勉力筹得20万港元,并由香港烟草承担重铺由马鞍山路至山顶一段道路,居民为了纪念「何伯」的善举,将该段路命名为「良友路」,即现时的马鞍山村路。同时香港赛马会再捐出46万元购置新车、圣方济堂捐出5万元作行走经费,而中国街市物业发展管理则承担新车的维修费及汽油费,并由香港政府拨款维修烂桥,于1990年3月一辆合规格的35座中型巴士开始服务。
直到1998年,由于车龄递增而变得残旧,沙田区议会及沙田民政事务处向香港赛马会再申请捐赠车辆,并于2000年获赠一辆29座的小巴。村民为方便管理,于2000年成立「马鞍山村居民交通车管理委员会」,并注册为非牟利团体,但因并非有限公司,无法将巴士登记于该会名下,遂以该会前主席张渤老师的名义申领巴士车牌及客运营业证。张渤老师于2001年病逝,客运巴士变成为其遗产,但他在内地的兄弟拒绝办理承办遗产手续,而运输署亦不允撤销车主登记及以另一人或有限公司的名义重新登记及营运,有关巴士服务被迫暂停。马鞍山村居民交通车管理委员会惟有暂租用一部旅游巴士行走旧路线,自2001年7月开始营运至2002年3月中,已亏蚀16万余元,由该会经费及外来捐款补贴。
2011年,交通车协会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赠港币$444,000,用作购置一辆全新的28座丰田Coaster行走NR84线,以接替已退役的1999年三菱Rosa,以及更换此路线的站牌。而已退役的三菱Rosa原有车牌JJ7025,则重新套用于新投入服务的丰田Coaster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