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三八大盖多厉害?射程远且适合拼刺刀,但也有致命缺点!
在抗日战争时期,频繁出现的武器也就那么几样,而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步枪就是三八大盖了。而后来也有人说,这种步枪是当时亚洲最强的步枪,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战场。只不过这种步枪是基于其他的枪支制作出来的,就是三十式步枪,不过这种步枪在真正投入到使用中时,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在一些环境比较艰苦的地方打仗的时候,尘土飞扬且流弹乱飞,因为这把枪本身设计有些不足,很容易就被这些乱飞的灰尘弄得故障。而一旦故障之后,就算是等待修复,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际操练中证明。这种枪支是需要改进的。
后来日本人就想办法,给它加了个防尘的盖子,顺便整体设计上做了一些改动,就能够在发挥自身的威力情况下,改变原有的设计缺陷,极快的投入到战场使用。为了与原有的枪支做区别,负责改进的设计师为他取名为三八式,这样也就成了人们所熟悉的三八大盖。
因为这把枪支的战争优势很强,很适合枪头上装备刺刀进行作战,而且射程也比较远,改进之后的故障率下降了很多。就算是新手使用也能够保证较高的命中率。这些好处让我国军队也根据这种枪进行仿制,避免双方的武器悬殊过大的问题,可见一件好的武器在投入使用之后就能被看得出来是否合适,且得到别人的认同。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好有坏的,三八大盖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过于笨重,这个缺点对于战争来说,其实算得上是致命缺点的。8.1斤的重量作为长期被移动使用的步枪而言,还是很考验士兵的。这可能也是和当时的技术不是很发达有关系吧。但是在当时的亚洲而言,如果说这款步枪是一流,那还是没话说的,确实是在战场上被检验出来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