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韩雪的爷爷:朝战时当师长,拒绝把三弟调回国导致亲弟弟牺牲
很多人都喜欢在网上晒自己的生活照,演艺圈里的明星也会在微博上发自己的生活照,但明星韩雪却一向为人低调,轻易不会晒出什么。
但有一次,人们突然发现,她在网上晒出了很多军功章的照片,这些都是她爷爷的军功章。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他人不同的是,韩雪的晒,并不是在炫耀什么,而是表达了自己对老革命爷爷的崇敬之情,也表明了自己所追求的人生观和目标。
一、爷爷和小叔公的故事感动了她
2021年4月,韩雪在吉林拍戏时,特意来到鸭绿江边。当年爷爷和无数志愿军战士就是从这里跨过江面,奔赴朝鲜前线,打击美国侵略者的。
她的小叔公也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也是从这里过江参战,但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韩雪伫立江边,深情凭吊小叔公,对那些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战士致敬。
韩雪的爷爷名叫韩曙,和小叔公一样都曾赴朝参战,但当年爷爷对小叔公参战却并不知情。因为爷爷自从参加革命,就在东奔西走,战斗一个接着一个,根本没有机会回家探望,所以对家里的情况很少了解。小叔公赴朝作战,爷爷自然不知道。
直到朝鲜战争停战,韩曙奉命回国后,他才把他的母亲接到部队团聚。这时,他已经17年没有与家中联系了。把母亲接来,这才知道自己的三弟,也就是韩雪的小叔公也赴朝参战了。
当时,韩曙看到母亲非常惦念三弟,三弟是她老人家的小儿子。韩曙想到,当时朝鲜战争已经停战,三弟也已经七八年没回家了,正好,自己也在家,就想着也让三弟回来一趟,全家做个团圆。
于是,韩曙就给三弟所在部队的领导写信,说明情况,三弟的领导很快就答应了,批准了韩曙三弟回国探亲,休假一段时间。
一家人团聚,自然非常高兴,特别是母亲,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小儿子,满心的欢喜。但当休假期满,小儿子准备回部队时,母亲却有些不舍了。她想让韩曙跟部队上说说,把小儿子留下来。
韩曙能体会到母亲的心情,这么多年了,为了革命事业,一家人难得团聚,如今,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了,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一家人团聚也在情理之中。
但韩曙想到自己无权调动弟弟,更不能利用自己的关系去说情,特别是朝鲜停战协定虽然已经签订了,但志愿军还需驻防朝鲜,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恢复建设,弟弟作为军人,应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绝不能当逃兵。
为了说服母亲,韩曙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开导母亲,既讲亲情,也将朝鲜的形势告诉母亲,并说一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后长着呢。
经过多次艰难的思想工作的展开,母亲总算通情达理,不再阻拦小儿子重返朝鲜。但谁知,此一别,竟成了一场永别。弟弟回到朝鲜后,一次为了抢救高射炮而牺牲了。
韩曙得知这个消息时,内心非常痛苦,母亲得到这个噩耗,更是沉浸在无比的痛苦之中,而且她将小儿子的牺牲认定为是韩曙没有留住弟弟才导致的。
于是她生气地指责韩曙:当初要是听我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她甚至恼怒地痛骂韩曙阻止弟弟留下来,是怕丢了自己的“官位”。
此事过了很久,母亲才慢慢想通了,这才理解了韩曙当初的决定。
爷爷的经历,感染着韩雪,在她心目中,爷爷的形象是高大的,他没有特权思想,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家人谋利,爷爷具有一个共产党人高尚的品德和情怀,具有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二、在爷爷的精神感召下
作为老红军,爷爷韩曙参加了历次革命战争,一贯保持着老革命的本色。
在1955年全军评定军衔时,按照当时的授衔条件,韩曙完全有可能被评为少将军衔,很多副军职干部都是这样。
但当时因为评级工作已经完成,韩曙还是以师级干部的职级被评为大校。
韩曙对此却不当回事,他们这些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老战士都深知,很多战友都倒在了战场上,没有看到胜利的一天。而自己能有今天,已经非常幸运,比起牺牲的战友们,所有的名利地位职衔,都无足轻重。
韩曙把自己一贯的精神传递给了韩雪。韩雪一直都记得,还在她刚刚入行演艺圈时,爷爷就谆谆告诫她,社会上特别是演艺圈是复杂的,一定要保持一颗洁净真诚的心,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这一切也影响到了韩雪的人生观。她对爷爷那一代老革命家充满了崇敬之情。
在一些人的眼里,韩雪身份显赫,是个有“背景”的人。但在爷爷的影响下,韩雪没有高别人一头的感觉,就像爷爷一样,没有享受任何特权,更没有任何特权意识。她以行动回应了那些对自己的误解。
在爷爷精神的影响下,韩雪一贯为人正派,就是拍戏,也有着自己的原则,比如,她不拍接吻戏,不跟制片人吃饭,甚至不与娱乐圈的人结婚,一心一意演好自己的戏,这就是她的本分,这在娱乐圈里显得非常另类。
韩雪认为,作为一个演艺人,只有首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业,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三、在回望历史中成长
韩雪对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老战士都充满了崇敬之情,愿意倾听他们的故事。
上海有一处抗日的旧战场,这就是四行仓库。当年,号称“八百壮士”的爱国军人在这里英勇抗击日寇的进攻,在被围困的日子里,依然坚守阵地,表现了中国军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和日寇决战到底的决心。
这个地方很不起眼,或许很多人已经对其熟视无睹,从未留意,因为战争已经过去多年,人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雨露下,过去的岁月已成过往云烟。
但历史毕竟是不能忘记的,特别是那段抗战的历史,更应该铭记在心。为了让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腾讯网曾制作大型系列纪录片《丈量》,韩雪被邀请担任“领路人”。
这是一部颇具规模的纪录片,内容涵盖了二战的各主要战场。韩雪担任的“领路人”,要带领观众重回上海的抗战纪念地。
为了充分了解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那场英勇的抗争,韩雪探访了坐落在宝山的淞沪抗战纪念馆,在城墙上寻找当年炮弹和枪弹留下的累累痕迹。
最后,她来到苏州河南岸,一边端详着照片,一边对照着河对岸的那幢建筑物。
那里属于上海闸北区,那座建筑有六层高,钢筋水泥结构,虽经多年的风雨侵蚀,依然矗立在那里。在众多的建筑群落中,这幢建筑或许并不显眼,是很普通的一座建筑。
但此刻,在韩雪的眼里,在她的心中,却成了一个神圣的殿堂,因为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在鬼子的四面包围中,它就像个孤岛,昭示着中国军人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意志。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日本鬼子突破了很多阵地,上海市区很多地方相继被日军占领。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奉命掩护撤退,他们的阵地就设在四行仓库这座建筑里。
韩雪来到了这座当年的阵地,进入仓库就是进入了阵地。一位淞沪会战研究者为韩雪展示了那场战斗的微缩模型,它展现了当年谢晋元率领四百多名战士固守四行仓库的战斗场面。
通过这些模型,韩雪仿佛看到,1937年10月26至27日,谢晋元率领四百多名战士在这里部署阵地,准备迎击鬼子的进攻,掩护大部队转移。他们修工事,从墙上钻出枪眼。为避免敌人火攻,还切断了仓库内的电源。
当日军向四行仓库发起攻击时,动用了坦克、飞机,但在“八百壮士”的英勇抗击下,敌人寸步难行,无法接近四行仓库。
后来,在英国的调停下,国民政府命令谢晋元率部撤退至英租界,战事这才告一段落。
纪录片中,韩雪展示了三张照片,分别是大豆、肥皂和鸽子的照片。当年“八百壮士”驻守四行仓库时,他们吃的就是大豆;而肥皂则是他们被转移到英租界时,生产自救商品;至于鸽子,则见证了谢晋元被暗杀前的历史。
为了更深地了解这段历史,亲身体会这段血染的历史,韩雪还到了南京,义务担任大屠杀纪念馆的讲解员,还来到昔日日寇屠杀中国人的场所,回望那段惨痛的历史,尽可能地在内心还原当年的场景。
在历史的回望中,韩雪也在不断成长。
从韩雪和爷爷的隔代红色基因传承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老一代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忘我的激情和革命斗志,以及高尚的情怀,也看到了红色基因在后代的传承。
我们可以相信,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下,年轻一代会牢记历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竭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资料:
[1].新生代演员 ——韩雪[J].中等职业教育,2004(23):48-49.
[2]王梦喆. 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蕴涵与时代价值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