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容情亦有情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法治题材电视剧:
法不容情亦有情
电视剧《底线》海报 资料图片
电视剧《警察荣誉》海报 资料图片
电视剧《破冰行动》海报 资料图片
电视剧《猎罪图鉴》海报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近日,《他是谁》等剧上线,作品的惊险剧情和演员的精湛演技点燃了观众对法治题材电视剧的热情。随着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司法改革、基层法治工作状况等法治相关话题逐步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警察荣誉》《底线》《猎罪图鉴》《狂飙》等作品走进观众视野,一步步将法治题材创作的热度推向高潮。所谓法治题材,一般以公检法系统的工作内容为主,涉及庭审、刑侦等领域,对创作者的专业性与政治性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创作难度。在制作技术不断成熟、创作素材日益丰富以及观众观剧需求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法治题材的创作者逐渐跳出传统创作的固有故事模式,在深耕公检法系统工作内容的同时,开始关注公检法系统以外的各种人群对于法治的理解,以及法治建设对不同人生活产生的影响,提供更加多元化且更具现实感的法治故事和法律知识,激发大众对法治问题更加深切的关注和思考。
■■以案为线,为观众编织沉浸观赏体验
法治题材创作从诞生之日起,始终深耕社会现实,与时代同频共振。本世纪初,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法治题材创作成为热门。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具体案件的侦查过程为主要内容,诸如《重案六组》等采用单线叙事,遵循案件发生、警察追逃、嫌疑人落网的闭环模式。经过激烈的戏剧冲突之后,邪恶势力被粉碎,正义得到伸张,给人带来酣畅淋漓的观感,正是这一阶段观众忠爱法治题材的主要原因。但由于部分作品渲染恐怖氛围,表现暴力场景,引发争议,法治题材在一段时间内陷入低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为法治题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法治题材出现深刻变化。近年来,最高法、最高检、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等机构指导推出了诸多口碑良好的电视剧,如《底线》等细化创作题材,不局限于表现刑警之类高风险职业,而是深入关注公检法基层工作者侦查审理案件的工作日常,写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下的人间百态。例如《底线》中青年法官周亦安业务能力强但不是无坚不摧,工作失误也会颓废逃避;《破冰行动》中李飞睿智过人,但是容易冲动。配角设置也从扁平的工具化转向对人物特色的精雕细琢,《警察荣誉》中派出所所长王守一对片区内民情熟记于心,且与他们结下深厚情谊。每一个人物都带着人间烟火气,每一次抉择背后都有真实的人间艰难,每一次成长之中都蕴藏着汗水和泪水,让观众从这些日常生活影像中照见了自己,照见了生活,从而引发心理共鸣,激发人生思考。
对具体案件进行悬疑剪辑也成为法治题材的主要创新路径。创作者通过多线并行的影像闪回来彼此呼应、埋设伏笔,制造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的观赏效果。比如,《他是谁》中在警察寻找被害人时穿插凶手作案镜头,使本就复杂的案情变得迷雾重重;《狂飙》中李响与曹闯交锋时,主观视角与旁观视角交错,也让悬念升级。随着拍摄设备的更新、剪辑技术的提高以及音效的加持,法治题材创作让观众在破解谜题、惩恶扬善的剧情中获得沉浸式观赏体验。
■■以戏释法,深挖法治故事的思想内涵
作为艺术文本与法律文本相结合的影像艺术载体,法治题材电视剧创作承担着传播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的重任,具有其他题材所不具备的现实价值和社会影响。一部反响热烈的佳作不是仅凭法治热点事件获得观众缘,而是能超越审判结果去雕刻法治建设的细节与深度,诠释司法改革进程中的各种时代命题。
法治题材创作的难度在于如何将法治叙事与情感叙事双轨并行,将情法关系贯彻到剧作内容之中。满足看剧观众普遍认同的正义感是剧作的原始动力,但深挖法治故事的思想内涵才是剧作叙事的驱动力。《阳光下的法庭》中法官帮助涉案公司解决员工生计问题,《狂飙》中警察两次为嫌犯准备饺子,这些情节都是剧中融合情、理、法的艺术载体,展现了法律与社会、人性之间的多层关系。
法治剧既是职场剧,也是生活剧。以往的法治题材电视剧多以男性视角思考法治议题,而近期的创作则引入了更多女性视角。比如,《回响》以女刑警冉咚咚的视角搭建案情结构,《他是谁》中的预审员顾开岩因审讯手段的合法性与男主角角力,《警察荣誉》里的见习警员夏洁为解救落井幼儿冲在一线,这些女性人物一改过去情感叙事为主、专业叙事为辅的性别形象,以女性的坚定与隐忍作为推动戏剧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观察角度和更加多元的发展思路。
新时期法治题材的创新还表现在用人物内心的矛盾作为戏剧张力的内核。在正邪二元对立戏剧结构基础上,创作者更加注重对复杂人性的刻画。比如《三叉戟》中的悲剧人物董虎受到亲情、良知与罪罚的拉扯,终究因其游走于社会边缘而始终无法彻底完成自我重建,令人为之叹息。法治是一个宏大的时代命题,近期的法治题材电视剧在将这一命题拆解成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创作元素之后,从细微之处入手,向纵深之处开掘,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法律与人情、法律与道德、法律与社会、法律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寓法于心,增强法治社会的精神力量
法治题材电视剧因现实题材、创新叙事、沉浸影像,往往比较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社会公众对法律知识、法治实践的认知与了解,从而达到更佳的普法效果。比如,《底线》大量呈现诉前调解和合议庭辩论,以艺术形式向观众展现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制度。剧作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司法体系的运行模式以及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
法治题材电视剧不仅传播了法律知识,更让公众了解到基层法治工作人员紧张工作之外的真实生活状况。《警察荣誉》中民警每天处理完群众家长里短的小事,还要面对生活的各种难题,让观众直呼“太不容易了”,《底线》中的法官脱下制服后也会为情感苦恼,因家庭伤神。观众从剧作反观现实,亦能更加理解基层法治工作者的困难与不易,在面对他们时多一份体谅与包容。这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法治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法治题材电视剧在取得诸多创新突破的同时,也涌现了一些新问题。部分作品开播时叫好声一片,结束时却反响平平。这些剧作的瓶颈在于,一是由于前期编剧设置悬念过多,导致后期无法自圆其说,最终只能通过“神来之笔”解决案件处理中存在的所有疑难杂症;二是悲剧人物刻画过细,占用过多篇幅,而使戏剧结构失重,塑造正面人物的内容不多,导致其性格不够丰满,形象不够立体;三是落入某些类型的创作套路之中,制造悬念刻意,设置矛盾生硬,使制作水准徘徊不前;四是题材主要局限于刑侦、律政领域,创作广度仍有待追上法治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
时至今日,法治题材电视剧已不仅仅是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更是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进步的重要途径。今年“两高”工作报告中,妇女儿童权益、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新型案例成为热点,中国法治建设中的痛点、盲点和争议点值得引发全社会的深刻探讨,这些为法治题材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接下来的法治题材创作应该打开思路,全景式、立体化反映中国法治建设发展,使观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全民法治素养进一步提升,为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黄金,系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