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临近释放前要干吗?100天得过这七关!揭秘
罪犯张某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13年,终于盼到了准备回家的日子。在临释前的100天里,张某和其他罪犯一样,都要接受一项特殊的综合检验,在出监教育阶段通过七个“关口”,才能走出高墙,迈向新生。
第一关:
反思总结
进入出监教育监区的第一天,监区民警向张某介绍了出监教育课表内容。在民警的指导下,张某对自己当初的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撰写“服刑改造收获总结”,这就是出监教育第一关——反思总结,目的是让罪犯对自身的犯罪原因进行再分析,总结服刑改造的得与失,使他们牢记教训、远离犯罪。
第二关:
缓解焦虑
在监狱服刑十几年,亲人是否还愿意接受自己、街坊邻居怎么看自己,让罪犯张某很是担忧焦虑。心理测试、心理访谈、心理咨询、拓展训练……民警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调节活动,最终帮他度过了心理焦虑关。
为缓解临释罪犯的心理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监狱在出监教育监区营造独特的环境矫治色彩,同时开展“内视观想”、“愤怒控制”矫治项目,通过开展系列心理调节活动,消除罪犯刑满释放前的焦虑、紧张心理,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打好心理基础。
第三关:
学法考试
为强化罪犯的遵规守纪意识,监狱在出监教育中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并以闭卷形式进行涵盖《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内容的法律知识考试。
罪犯张某顺利通过了法律知识考试,他说:“自己就是因为不知法才走上了犯罪道路,服刑这些年通读了很多法律书籍,因此这一关过得比较轻松。”
第四关:
适应实训
接受出监教育一个半月后,张某走进监狱出监教育适应社会实训功能区。在实训功能区,张某不禁感叹高墙外的社会发展变化如此快,北京健康宝、乘坐地铁刷卡、户籍办理、社保缴纳和银行取号排队……入狱十几年的张某对这些“新鲜事物”感到陌生又新奇。为了适应社会生活,他认真听民警的讲解介绍,逐一反复模拟体验。
第五关:
创业培训
为帮助罪犯回归社会后实现顺利就业,监狱专门聘请北京技术交流培训学校,采取课堂理论授课、创业技能讲座、课堂互动和企业设计规划、企业案例具体分析,向出监教育罪犯讲授创业准备、商业机会、市场策略、财务管理和综合应用等创办小微企业内容。
罪犯张某成功通过创业培训关,获得由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局颁发的《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为满足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
第六关:
警示教育
在罪犯刑满释放的前几天,监狱组织出监教育罪犯到出监教育功能区警示教育馆接受警示教育,继续巩固法治教育效果。
罪犯张某认真观看着墙上陈列和滚动播出的重新犯罪案例陷入了沉思,撰写了深刻的警示教育体会,在班组交流会上他说道:“一定要认真汲取教训,坚决不能走回头路!”
第七关:
安置帮教
安置帮教是临释罪犯出监教育的最后一个关口。罪犯张某还未成家就犯罪入狱,父母去世后,农村老家的房子一直由弟弟居住。面对回到社会后可能出现的生活困难和能否享受低保等难题,他提出了帮教申请。张某户籍所在地的司法所带领着村委会来到监狱给予其帮扶。
在监狱的帮助下,张某顺利通过“七个关口”,走出了监狱大门。
罪犯出监教育是对罪犯改造成果的一项综合检验,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自2004年成立出监教育中心,历经18年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形式,巩固教育改造成果,帮助一批批罪犯培养社会适应性能力,顺利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