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儿子们
本文转自:荆门日报
曹操无疑是三国时代最有魅力的人物了,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关于曹操的事迹有太多的人去写了,那您知道这位枭雄一生有多少个儿子吗?究竟有几个儿子是他较为满意的呢?
曹操有25个儿子,别看孩子数量多,但是有11个孩子都没有活到成年。长子叫曹昂,是刘夫人所生。曹昂二十岁左右就被举为孝廉,曹操也是孝廉出身,有这样一个好儿子,自然曹操对于曹昂是寄予厚望的,一直将曹昂当成自己的接班人培养。所以曹昂经常跟父亲出征于各个战场,曹操也希望在战场中可以将自己的一身本领传授给曹昂。历史上对于曹昂的记载非常少,对于曹昂的出生年份也是记载不详,只知曹昂是死于197年,为救父亲而战死沙场。曹昂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由丁夫人养大的,由于丁夫人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将其当作自己的亲生骨肉来看待。曹昂战死沙场之后,丁夫人每日以泪洗面,每日责骂曹操,一气之下竟自己回到了家乡,曹操多次去请丁夫人回家,但是丁夫人依旧没有回来。
曹丕、曹彰、曹植、曹熊,都是出身于倡家的卞皇后所生。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是在曹昂死后的长子,相对于哥哥曹昂来说,曹丕更善于政治方面的事情,对于战争自然是比不上哥哥曹昂。
曹丕以文采出众以及在政治方面的谋略而出名,可谓是八岁能提笔写文,可以通读古今名著。相较于其他哥哥弟弟们来说,曹丕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他的任何表情都不会轻易地显露出来,正所谓是喜怒不形于色。这让曹丕在很多时候都可以将曹操轻而易举地欺骗过去。
而且曹丕善于心计、善于收买人心,他收买了曹操身边的大臣,被收买的人常常会在曹操身边说一些曹丕的好话。这样时间长了,曹操自然相信了曹丕的为人。虽然曹丕顺利地成了世子,也成功建立了魏国,但活得不长久,40岁就病逝在洛阳。
此外,才高八斗的曹植年少能文,而且倚马可待,很得曹操的宠爱。曹彰却是赳赳武夫,在北方前线立过战功,曹操称他为“黄须儿”。他性格勇悍,又有战争经验,也颇有争夺太子地位的资格。还有环夫人生的曹冲,是个出色聪明的小家伙。其称大象体重的故事,我们在小学课本里都学过。曹冲又有爱人的忠厚之心,对于冤枉受刑的人,误犯过失的人,或代其伸冤,或替其说情,好几十人都因此免罪。可惜他十三岁就病死,曹操要立他为太子的想法因此落空。曹丕登位后曾对他人说:“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仓舒正是曹冲的字。
曹操此外还有十九个儿子,都是夫人或姬所生。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秦宜禄前妻杜氏所生的曹衮。他年少好学,十余岁便能文章,史书说他“凡所著文章二万余言,才不及陈思王而好与之侔(相同)。”可惜他的著作如今一篇也没有留存下来。秦宜禄是魏国骁骑将军秦朗的父亲,秦朗则是曹操的油瓶儿子。为什么秦朗做了油瓶儿子?这里有一段故事。秦宜禄原是吕布手下的官员,吕布派遣他同袁术联络,袁术把他留下来,还把汉宗室的女儿嫁了给他。这时,他的原配杜氏还留在下邳,杜氏便成了被遗弃的寡妇。到建安三年曹操围攻下邳时,刘备、关羽同曹操合兵。据《魏氏春秋》记载,关羽好几回向曹操表示,城破以后,他要娶杜氏为妻。曹操为人好色,猜想杜氏肯定是个美人,便不肯答应。下邳城破,曹操召见杜氏,果然是个美人,便纳入后宫。这就使关羽十分扫兴。秦朗这个油瓶儿子却从此一直养在曹操身边,很受宠爱。杜氏的事,因为牵连到关羽,小说中便又只字不提了,也许正是古人说的“为贤者讳”。
正因为家族大,矛盾就多。互争太子的事,小说中、影视剧中讲得多了,不用多说。曹丕登位以后,对兄弟的提防戒备更严,虽也照例封他们为侯为王,但都分散各地,不许互相来往;还不时改变封地,以免他们树立地方势力;王国之内,仅有老弱兵丁百余人,根本无武装可言。而且还有所谓监国谒者,奉曹丕之命专门监视诸侯王的一举一动,其地位等于“太上王”。如此一来,皇族子孙就等同流放,虽也可以在乡里作威作福,却毫无干预朝廷军政的能力了。这些措施,同曹丕的猜忌心理当然是大有关系的。
曹操儿子们之间的争斗,让司马懿父子看中了这个机会,渔翁得利,轻轻松松就取代了曹魏天下。 (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