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艳玲九岁月挣八百,她说自己不是大角儿,徒有虚名 名不副实
当下不少演员得了梅花奖,演过几部戏,就开始成派,称“家”,广收门徒。这其实也是好事,说明重视戏曲。但是,也有不少艺术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还认为自己“徒有虚名”。
河北梆子名家裴艳玲面对电视台记者采访,她坦诚地说她不是大角儿,徒有虚名,名不副实。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真正的艺术家大家是怎么评价艺术的。
1
1
1
裴艳玲说她年轻不懂事年轻不懂事的时候,也曾经狂妄过。有时候,她会在日记里写十年之后,她要赶上李少春,超过哪一位艺术大师。当然,她也说那是童言无忌,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知者无畏。
裴艳玲说道:她小时候,戏曲剧团都是私营团。演员演戏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演得好,有饭吃。演得不好,就挨饿。不像现在,剧团很幸福。她说父亲为了养家糊口,要求她必须要看什么人的戏,要学什么人的戏,谁的戏特别好,叫座,父亲就要求她去看。他的父亲曾经要求她去看周信芳的戏。当然,看这些名角儿的戏,也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挣大钱。裴艳玲大师九岁的时候,已经一个月就能挣800块钱了,但是她还认为自己不是大角儿,挣的钱还不够大。有一次,李少春的父亲李桂春对裴艳玲说:“千金,你生晚了,早生十年,你都能挣洋房啊”。的确,当年,李桂春三个月就能挣一个黄包车的钱。
1
1
1
1
1
裴艳玲说,那会儿,风雨无阻,去看“大家”的戏,其实就是为了自己长本事。她下定决定要把看到的东西看回去,看完之后就紧着背,回家之后就背,争取下次演出就用上。面对记者的采访,裴艳玲说,现在她应该把这几个词放在自己的头上。这几个词就是:“徒有虚名、名不副实”。
她之所以说这样的“怂话”,是因为这是她真正的内心独白。她说为什么大家说我的大角儿,说我这个好,说我那个好,那是因为好的角儿都走了,他们把玩意儿都带走了,好戏都没有了。原因就这么简单。
她说她小时候那个年代,戏曲上真是七雄五霸,名角多得很,自己不算什么。充其量,那个时候,自己算是仅仅有一个天赋,吃饭早而已。
不过,他的父亲夸她:有这么好的,没这么小的。有这么小的,没这么好的。
裴艳玲是多么难得的艺术家,多么难得的大师,她都如此低调。看来,真正的艺术家大家都是低调的,从来不主张立派,成“家”。大家也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