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丈人,卓王孙
蜀地,自古以来就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之誉。蜀地富庶、山灵水秀、美女如云。今天这则故事就发生在蜀地,并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公元前228年秦破邯郸,赵国沦陷全城被洗劫一空,大批难民被流放他乡。卓氏先祖是山东有名的冶铁商,秦灭六国卓氏被迫从山东迁往赵国,带去了先进的冶铁技术,世代冶铁创造了巨额财富。卓氏一族也不幸免,满门被灭只剩下一对夫妻。
大多数流民希望能安排到距赵国近的葭萌关一带,纷纷贿赂押解官兵。卓氏却卓有远见说:“我听说汶山下面是肥沃的田野,地里长着大芋头,形状象蹲伏的鸱鸟,人到死也不会挨饿。那里的百姓善于交易,容易做买卖”反而要求迁得更远一些。押解的官兵就把他安排到了临邛。
到了那里后,凭借当地的铁矿资源,以及廉价的流民资源,冶炼铸造,供应当地民众和附近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只用。由于善于经营,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卓氏就富甲天下。
鼎盛时期家里的奴仆多达千人,他们建豪宅、惯射猎,生活优渥堪比王孙。卓王孙就生于临邛卓家。
唐朝诗人张祜在《送人归蜀》诗云 “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
邓通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他是有断袖之癖的汉文帝所爱之人。看相之人说邓通“当贫饿死”,文帝决定要改变邓通命运。于是赐邓通蜀地的铜山,让他铸钱。
在当时,邓氏钱布天下。(邓通还是没有逃脱饿死的命运,后话。)卓王孙与邓通合作,其名声与地位可想而知。而邓通,正是借助卓王孙的冶炼技术,双方合作,实现共赢。
卓王孙富甲天下,而巴蜀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生活太过美好,在巴蜀的秀美山中,过着恍若神仙的生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宝贝女儿卓文君,寡居家中。
巴蜀本就出美女,卓文君生在这样的富庶之家,锦衣玉食自不必说,难得的是文君精通音律、善长诗赋。
才情兼备、花容月貌的女子,是所有男人追求的好伴侣。孤芳自赏,却是没有人能入的了眼。
听说县老爷的好朋友,当朝著名的大才子司马相如来到临邛,卓王孙大喜,设宴盛情款待。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琴音天籁、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帘后的卓文君更是春心荡漾,听懂了弦外之音。再看看司马相如、玉树临风、高大伟岸仙肌道骨,此生非他莫嫁了。
司马相如,也是久闻文君的之名,两人连夜私奔。后来的文君当垆卖酒,被历代文人墨客传诵,而司马相如也凭借自己西汉第一的诗赋才华赢得汉武帝的青睐。
霭如山上雪,皎若云中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此诗正是才貌双全的卓文君听说自己的丈夫有他意时的态度,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个不俗的女人。
后来卓王孙,在外界的压力之下,送文君巨额嫁妆,接受了司马相如,成就了一番千古奇缘。难怪后世很多人都羡慕司马相如,遇到了一位好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