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接生过哪些名人(“万婴之母”林巧稚:一生未婚无子,却接生过袁隆平和5万名婴儿)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有些人,却能让世人永远记住她。
比如我国妇科医学泰斗林巧稚院士。
她这一生,亲手接到这世界上来的婴儿约有5万名,是当之无愧的“万婴之母”,连我们耳熟能详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林院士接生的。
很多人认为,能在二十世纪初,坚定不移地学医、从事医学工作,林巧稚的家中一定很富裕。其实不尽然,她的家境在鼓浪屿当地一般般,但是林父却是一个不一般的男人。
这个男人喝过洋墨水,重视教育,对儿女一视同仁。
传闻林巧稚出生时,母亲一看“传宗接代”的愿望又落空了,气得躺在床上掉眼泪。
还是林父及时赶回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女儿,林巧稚才得以继续活下来。
传闻不知真假,但是那个年代,重男轻女之风普遍是真的。
那是二十世纪初,社会动荡,没有人知道第二天醒来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林父悉心教育几个孩子的课业,母亲则扮演着最传统的家庭妇女的角色,这样温和的家庭环境戛然而止于林巧稚5岁那年,母亲罹患宫颈癌去世了。
幼年的林巧稚,虽然记不住母亲的模样,却在脑海里刻下了癌症的印记,并且从懂事那一刻起,发誓要成为一名医生,救助更多的人们。
没有人把小小的誓言当真,只有父亲鼓励她,
“喜欢就去做”。
1919年,18岁的林巧稚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并留校当了一名教师。
心有猛虎的人,哪怕当下没有选择,也不会自我放弃。两年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今协和医院)落成,林巧稚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自己苦苦等待的机会吗?
她立马向协和医科大学递交了申请。
得知女儿要继续深造八年,连一向尊重女儿意见的林父都有些担忧,再耽搁八年,女儿可就成了“老姑娘”了!
林巧稚笑眯眯地回应,“大不了一辈子不嫁人就是了”。
少年的心无知无畏,总想去广阔的世界闯一闯。说服了家人的同意后,
林巧稚在1921年参加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考试。
那是一场层层筛选,只录取25名优等生的考试。
在英语考试进程中,同考场的女伴余琼英因为天气闷热,中暑晕倒。
林巧稚立刻上前救助。她头脑清晰,做事有条不紊,成功帮助女伴转危为安后,才返回考场。可惜,此时考试已经结束了。
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的医生梦,就这样止步了吗?
不!
恰恰是林巧稚的临危不乱,令考场上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林巧稚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因此被协和医科大学破格录取了!
整整8年时间,林巧稚一有时间就泡在学校的图书馆,或跟着老师一块儿做实验。
她对待知识求贤若渴,饿了就啃一口面包,累了就摊开一块厚毛毡在实验室的地上凑合一下。
在这里,林巧稚如鱼得水,而她的付出,也在8年后得到了回报:
1929年,林巧稚顺利毕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同时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
当协和医院的聘请书发来时,林家人都倒吸了一个凉气,因为文件规定,一旦接受了任命,必须
“终身不结婚、不怀孕,不生育。否则视为自动解约”。
这是一条近乎苛刻和变态的条例,但是林巧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有人为了迎合家里或长辈的期望走进婚姻,但也有像林巧稚这样的,
为
了心中的事业,甘愿违背“主流”,走上一条“孤独终老”的事业。
还记得她少年时期开玩笑的话语吗?“那就一辈子不结婚”,一语成谶!
那个年代培养一名医生十分不容易,谁都不愿意刚刚培养出来的“种子选手”因为怀孕生产等原因,离开医者岗位。
虽然后来这条不近人情的规定被废除了,但是林巧稚已经走上了降低妇女的生产风险,提高产妇和新生婴儿的存活率的道路上。
1929年,还是助理医生的林巧稚遇到了一名中年产妇大出血。
当时所有的医生都去休息了,通讯手段不像现在这般发达,
危机之下,林巧稚拿起了手术刀,凭借扎实的医学功底和观摩经验,产妇最终转危为安。
那是一场赌上前途和命运的手术,好在林巧稚赢了。半年后,她从一名助理医生一跃成了总住院医生。
不久之后,协和医院因为战争原因,被迫关停,
林巧稚转而在北京胡同巷子里开了私人诊所,专为患病的妇女看病。
无论是有钱人家还是贫苦百姓,林巧稚一视同仁,对那些付不起诊费的,她甚至自掏腰包给对方买营养品,这种行为一直持续到协和医院重新开门。
林巧稚不仅心善,在学术研究上,更是硕果累累。
当时,国内的新生儿经常因为溶血症存活率不高,林巧稚便创造出用脐静脉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填补了中国妇产科医学的空白。
在妇女癌症的病痛研究上,林巧稚同样有着自己的研究,在吸取了多方先进理念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她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的研究更进一步。
60岁之后,林巧稚深感自己在有生之年无法彻底征服癌症,便将自己半辈子的成果无偿交给了自己的学生。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逝世,2009年,林院士被评为100位感动新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她又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但这一切,林院士应该是不在乎的。
毕竟,她是那种收到各种邀请函,都能以
“我是个医生,去那里能做什么?”
回绝的“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