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国:不只是硬汉 机会要靠等
林江国:不只是硬汉机会要靠等
演员林江国不缺颜值和演技,只缺一部能让自己更上层楼的戏。为此,他在不断修炼和打磨自己,希望不辜负随时可能降临的机会。
身材高大、长相俊朗的他拍过太多电视剧,早期在古装剧《活佛济公》《刁蛮公主》《杨门虎将》里,扮得了帅卖得了萌。自从担纲主演了观众熟知的抗战剧《壮士出川》后,他似乎跟硬汉角色结了缘,一水的同类题材找上门来,《游击英雄》《地火熊熊》《大牧歌》《新投名状》……
在“硬汉”行情再次看好的今天,林江国却保持着难得的清醒。“戏好的演员多如牛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名了。”他说,“虾有虾路,蟹有蟹路。演员也都有自己的路,”踏实闯下去,“有一个不可预知的前景在前面”。
在浮躁的演艺圈,这份清醒难能可贵。
演喜欢的题材是幸福的事
因为新剧《向天倾诉》开机,林江国第二次来四川。他要在剧组耗上3个月,好好打磨这个角色。题材依然是他熟悉并擅长的主旋律,依然是男一号,军人角色、硬汉形象。
“我虽然没有当过一天兵,大学军训也没训练几天,但我一直都有军人梦,对军旅题材的戏特别感兴趣。”只是这一次,战场从硝烟弥漫的黄土地,挪到了三万六千公里外的高空,讲的是西昌卫星发射,打的是一场和平年代里的航空航天科技战。
他说《向天倾诉》能打动他的原因,说得很诚恳:“往大了说是民族责任心,是爱国情怀;往小了说是这个人物对航空航天事业的追求,是他在个人的幸福和国家责任之间,两难的取舍。”
读完《向天倾诉》的剧本,林江国做了很多“功课”,读导演发来的资料和书籍,去航空航天博物馆参观,找相关人员深入地对谈,他把自己逼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背景里细细地想,才把要塑造的角色想明白、想透彻。
两次跟四川结缘,林江国已经爱上了川菜,“虽然吃不了太辣,但辣椒这玩意儿,已经离不开了。”
半路出家艰难上路
当演员,林江国算是半路出家。最早的理想,是当一个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他当初读广播学院,恰巧加入了话剧社,慢慢玩成了主力,成了当仁不让的男一号。一起排戏的这帮哥们儿,后来还都进了娱乐圈。“社长真成了电影公司老板;我吧,做了演员;还有一个骨干,后来做了电影导演。”
毕业分配,林江国进了离杭州1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台做新闻主播。“我这个人天性自由散漫,要我每天7:30就得到单位……”不是怕吃苦不愿早起,而是每天的无所事事让他崩溃。主持工作虽看似光鲜,可除了出门上班回家睡觉的按部就班,剩下的只是看不到远方的寂寞。
在同学的怂恿下,他主动打碎了铁饭碗,去考上戏。“台长挽留我,说干满5年给你分房,我很心动的!可再一想,哎呀,还得熬4年啊。”那还是走了吧。
上戏考上了。第一年,信心满满,觉得自己马上就红了;第二年,他有些慌了,对未来的不确定让他有些怀疑人生了;第三年最揪心,越是临近毕业,越是惶惶不可终日,他每天都往剧组跑,可没一个剧组看上他。
跑了100来个剧组,终于等来了一个角色。林江国说天没亮就去了,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拍,他演一个警察,就一句台词,门一推,“报告!”接着又等来一个角色,有10天的戏,还是演警察。制片主任抱怨剧组资金紧张,林江国心想,这都是机会,不给钱也拍。
一开始跑龙套时,不可避免的会轧戏。没想有次两个戏就抵上了,等林江国赶到第二个戏,导演已经气得收工走了,“当时那个执行导演拉了我一把,他说他来拍。天都黑了,只有开了所有的灯,他帮我把白天的特写补拍上了。我到现在都特别感激他。”
演一辈子戏,半辈子要靠等
林江国是个幸运儿。一路走来,总有贵人相助。《杨门虎将》是他事业的转折点,他拿到了“杨大郎”一角。“狄龙在剧里演我爹。他是专业演员的标杆。不仅在为人方面,在表演的技术和专业上,他都对我多有指导。”直到现在,两人都是“忘年交”。
2006年,林江国在朋友的建议下决定北上。这条路,他又走对了。在北京,认真敬业的态度和不断磨练的演技令他渐受关注,越来越多的重头戏落在了他身上。
虽然离大红大紫还有一段距离,林江国的心态却很坦然。“虾有虾路,蟹有蟹路。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路。”他始终记得师哥的一句话:演一辈子,耗半辈子。“做演员,等待是必须的,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角色就来了。前提是,你必须准备好。
林江国提到《权力的游戏》里的小侏儒,“就像彼得•丁拉基,他之前一直闷在那儿也不出名,等这个戏一出来,他演的那个‘半人’把大家都惊呆了。他等到了属于他的那个角色。”
做演员要走心,业界动态、同行表现、现象级的影视都必须时时关注,“比如《河神》,你别看它是个网剧,导演、演员也都是年轻人,可制作精良,让它成了个现象级的热剧。”林江国虽然现在接的剧都是“一番”角色,但他不介意在大剧,甚至是好的网剧里面“轧一角”,“做一个敬业走心的人,尊重角色,只要好的机会来了,就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