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1972年7月26日中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林汉达逝世
文史公曰: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博士;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中国民主促进会共同发起人之一;林先生编写《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他写的历史故事跟演义小说不一样。特别注重史实的准确,像《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草船借箭”之类的故事,他都没有采用。
林汉达1900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县龙场乡(今慈溪市龙山镇)林家村。
1908年,入读家乡私塾。
1914年,入读上虞崇仁小学。
1915年,转学入读宁波崇信中学高小班。毕业后任观城约翰小学助教。
1917年,入读崇信中学。毕业后在上虞、宁波任教。
1921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今浙江大学)。
1924年,毕业,任宁波四明中学教师。
1928年,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后出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编辑部主任、出版部主任。
1937年,赴美国留学,考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民众教育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1939年秋,林汉达回国,从事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时值抗战,杭州之江大学迁至上海,林汉达受聘为英语教授,后任教育系主任、教务长、教育学院院长等职,编著出版多种英文读本与教材。
1941年,之江大学内迁,林汉达仍留上海,开始研究拉丁化新文字及编写中国历史通俗故事。
1945年底,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
后由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安排,秘密护送到东北解放区,化名林涛,曾任关东文协理事长、大连市新文字协会理事长、光华书店总编辑,辽宁省教育厅厅长、辽北学院副院长等职。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加会议筹备工作,后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解放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全国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语文》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林汉达从上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文字改革方面的著作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连写、定型、注调、分部、国语拼音词汇》、《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共达60余种。
1972年7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林汉达(1900年2月17日-1972年7月26日),曾化名林涛。浙江镇海县龙场乡(今慈溪市龙山镇)人,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