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哪个朝代(三国是哪个朝代之后)
前言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天下纷争,世人皆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
作为明清小说的典范,其中的故事我们大都耳熟能详: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设空城计、借东风火烧战船等等,我们自幼听惯了这样的故事,自然以为这就是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
然而实际上,罗贯中以小说家的思路所描绘的这个尔虞我诈的年代并非同历史真实完全一致,他选择性的删掉了一些同主线剧情无关的支线,例如燕国,就是其中之一。
燕国就是在三国争霸时期的第四国。实际上,三国时期是四国并存,只不过在创作《三国演义》时没有被罗贯中所提及,那么这神秘的第四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幕后故事呢?
一、神秘燕国实为辽东霸主
提到燕国,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春秋时期的战国七雄,昔日荆轲刺秦的壮举似犹在眼前。
可时至今日,此燕国却非彼燕国,东汉末年的这个“燕国”地处辽东地区,是当时辽东地区的领导势力,也是彼时中原大地上的第四个完整的政权。燕国由公孙度创立,历史上的他也是一个同刘备、曹操、孙权一样的枭雄人物。
公孙度原本只是襄平的一介平民,至于后来他为什么能够创立燕国,那还要从他身边的两个贵人说起。
最早,公孙度之父名为公孙延,不想一日在襄平闯下了祸事,于是公孙度不得不开始了逃亡生活。他一路往北走,一直到了地处辽东的玄菟郡。
在这里,公孙度碰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那就是当地的太守公孙域。公孙域非常赏识眼前这位小伙子,也并不是什么知人善用,而是一个巧合。
原来,这位公孙域有个儿子名为公孙豹,只可惜十八岁那年,儿子不幸离世。而公孙度年少的时候恰巧也叫公孙豹。这样一来,公孙域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已故儿子的身影。
因此,公孙域给了公孙度近乎无私的助力和照顾,甚至将公孙度认下作为养子。公孙度也因此抓住了机会,为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快,公孙度在养父的影响下走上了仕途,凭借着养父的人脉与资源,公孙度被推举为冀州刺史。
但好景不长,他这个新任刺史没过多久便因为谣言被罢免。这时候,他又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徐荣。
这个徐荣乃是公孙度读书时的同窗好友,此番他已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可以说是董卓跟前的红人了。有了他的保举和推荐,公孙度很快再次出任辽东太守。
要说公孙度也是一个心狠手辣且有手腕的人。一开始出任辽东太守,他还并不得心应手,由于自家在辽东没有什么势力,许多大户人家和当地的权贵并不服他这个空降领导人。
更有一位县令派公孙度的长子去干伍长,也就是当时军队当中最为底层的位置。这当然算得上是对公孙度权威的公然顶撞与羞辱了。这一下子让公孙度爆发了,他立刻下令诛杀这个县令,同时给全辽东的几百来户大户人家一个下马威,反抗者的下场就如这个县令一般。
这一战让公孙度在辽东地区有了一定的地位,并且此后几年里,他的势力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果不其然,辽东地区在他的手下逐渐井井有条,隔壁的夫余国王甚至主动投诚成为辽东的附属,这也让周围的邻国们蠢蠢欲动。于是公孙度带兵征高句丽、征乌丸,渐渐周围的国家都成为了辽东地区的附属国。
此时的中原还在群雄割据中混战,民不聊生。但反观公孙度手下兵强马壮的辽东地区,倒是成为了乱世当中的世外桃源,而公孙度也一跃成为了雄踞一方的霸主。
二、被历史忽略的第四国
说起来公孙度将这个国家命名为燕国也并不完全同战国时期无关,因为辽东地区曾是燕国的领地,于是也就顺理成章的沿用了这个名字。
曾经,公孙度是有心想要逐鹿中原,成就一番霸业的。据《三国志》所记载,公孙度曾经对自己的亲信说起:“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这表明了公孙度的雄心壮志,而他的实力也并非不够。
算起来蜀汉军队有十多万人,而公孙的战力也基本相当。于是按照他的计划,他准备在曹袁争夺的两败俱伤时发兵南下。
因此在200年面对曹操的拉拢,公孙度拒绝了。可天不遂人愿,四年后公孙度去世,他的宏伟霸业由孙子公孙渊继承。
原本,作为一个远离东汉军阀混战的偏远小国,辽东地区是可以平安度日、和平发展的。
但没想到,到了公孙度的孙子这里,事情发生了变化。燕国立国后一直同吴国交好,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继承祖业以后,孙权也承认了公孙渊的燕王地位,两国互通使臣,相交甚好。
然而由于燕国始终没有同中央集权敌对,所以对公孙渊而言,无论是董卓还是后来的曹操,无非就是换了个东家而已,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所以公孙渊膨胀了,公孙渊杀掉了吴国的使团,将人头交给了魏国。许是处于自身的政治野心或是依附强大实力等种种不为人知的目的,触发了公孙渊的这次倒戈,但这一举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此后不仅吴国断绝了同燕国的交好之路,燕国所示好的魏国也并没有轻易的信任这次来路不明的投诚行为。
这种轻易换来的投诚之礼反倒令魏国心生忌惮,不知是圈套还是头脑发热的冲动,总之勾起了魏国欲除之而后快的心。
然而,辽东地区相较于富庶的江南是没法相比的,因此即便这个地区幅员辽阔,在曹操的眼里也不过是自家的后花园,翻不起什么风浪,是他想收回就随时可以收回的。
238年,司马懿的大军卷土北上,慌忙之中公孙渊调兵至辽隧地区防守,却不想这其实是司马懿的调虎离山,司马懿趁公孙渊不备转而攻打燕国的都城襄平。
公孙渊和全城的军民都被围困在城中,直到最后弹尽粮绝投降于司马懿。后来,公孙渊自己也在逃亡的路上逐渐被杀,燕国政权覆灭,成为了四国当中最先灭亡的国家。
实际上,在三国时期崛起的势力不止公孙度一个,比如自立称帝的袁绍,自封为东汉太尉的董卓。
这些人尽管没有真正的成立一个“第五国”、“第六国”出来,却依然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或浓或淡的笔墨。
而于公孙度自己而言,尽管他也度过了传奇的一生,成为了称霸一方的土皇帝,但罗贯中并没有选择把这段历史也写到自己的小说当中。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清晰明确的主线,紧凑的情节设计。
而公孙度的辽东“第四国”,无论从以下的哪一方面来说都很难加入到三国争霸的主线剧情当中。
首先,燕国存在的时间太短。自燕国有名号到被剿灭中间只不过间隔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因此相比于其余三国近五六十年的恩怨纷争,这一年好像一个小小的插曲一般不值一提。
其次,燕国的地理位置也过于偏远。相较于中原地区的主战场而言,遥远的辽东地区紧邻大海,物资匮乏,并不是一块兵家必争的“香饽饽”,因此很难被关注到。
再次,燕国可以算是脱离了主流战场,它并没有同其他三个国家有过多的利益往来,其他三国也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到这个燕国的存亡上。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燕国能够在乱世当中偏安一隅,远离中原地区的纷争的原因所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罗贯中的小说当中,燕国的存在对于主线情节没有推动作用,公孙度的人物形象也没有非常值得描绘的一个故事。
在纷繁复杂的三国人物线当中,燕国的成立没有尔虞我诈,也没有勾心斗角,一切都过于平稳和顺利了,这也是罗贯中最终放弃这条支线的根本原因。
结语
故事和小说并非历史,一切文学作品都有其侧重,无法完全站在客观的角度展示世界。
总之,面对三雄争霸的局面,远在北方的小小燕国并没有成为罗贯中笔下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
公孙家族尽管也曾是雄霸一方的土皇帝,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仍然只如过客般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痕迹,也没有能够推动或者改变历史的走向,最终随着三国势力的强盛最先走上了灭亡的道路,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最终也很难由个人或者家族所改变,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即便公孙家族没有在后代走向没落,也一定会在天下统一之后归于沉寂,可能这就是历史的规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