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都赞叹他才华横溢、古文高手,临死时他还不忘幽默一把
古代有才的人很多,有的人风流不羁、下笔成文。有的人穷经皓首,钻研佛经义理。偏偏有这么一个人,醉心于文学批评,开创白话文写作的路径。他就是金圣叹。金圣叹是个奇人,也是个才人。他点评的《水浒传》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他迎来了身后美名。
金圣叹点评《水浒传》耗费了很大的力气,他在批点其中的章节时结合时政对宋江和高俅等人物都做了很多的讽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金圣叹不满足于施耐庵的原版《水浒传》,他认为原版的后50回写的太烂,根本不符合他对《水浒传》这本书的期待,于是便谎称得到了古本《水浒传》,而且这个古本是个不完全版本,他于是好心给把古本后面的50回给续写上了。还不忘替施耐庵操心给这本书写了一个序,署名当然是施耐庵。
金圣叹才华横溢,他曾经也醉心于科举,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在岁试考试时他写的文章立意怪诞,不被考官赏识,被取消了以后的考试资格。他于是跑回去换了个名字卷土重来,改了一个什么名字呢?“人瑞”。那么“人瑞”是什么意思呢?人瑞是指一百岁的老人。就这样一个怪诞的名字也蒙混过关参加了考试,而且他还考了一个第一名。
当时的皇帝顺治见到他写的文章和著作后赞赏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家伙是个高手,不要拿现在流行的观点和标准去看待他。据说狂傲无物的金圣叹竟然感动的泪眼婆娑,向皇宫的方向磕头致敬。
金圣叹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他笃信到什么程度呢?说起来很好笑。他自称佛教天台宗祖师智顗弟子的转世化身,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泐庵”,简直是活佛转世呀。他当然也不是只念经而已,他在努力实践自己普度众生的责任。他的行事手段与别人与众不同,自称收了三十多个女子为徒弟,关键是他这三十多个女徒弟都是死了的人。这就让人听起来有点阴森恐怖了。他一般是以扶乩的形式去给别人家做法事的,那么什么是“扶乩”呢?简而言之就是灵魂附体这样的把戏。然而就是这样的把戏尽然还有好多人相信,据说他曾经认真的去钱谦益、姚希孟、戴汝义这些官员家中扶过乩,可谓是生意兴隆呀。
清军入关后因为连年战争,耗费巨大。于是朝廷遍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而当时的农民敢怒不敢言。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不管真假),当地的官员都聚集到府县里吊唁。当地的秀才和生员看到是个好时机,于是在孔府庙前进行聚集示威游行。要求朝廷减免苛捐杂税,惩治当地的县官。而当时的巡抚朱国治和这个县令之间有苟且关系,于是下令逮捕了当时游行的十一名生员。后来又逮捕了七人,其中就有金圣叹。金圣叹临死时临危不惧,反而显得幽默乐观。据说刽子手砍下他的头颅后见到两个纸团滚出。刽子手觉得奇怪便捡了起来,打开一看,一张纸上写着“好”字,一张纸上写着“疼”字。连起来是好疼。
金圣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的文学才华和身前身后事被人们一代一代传颂着。直至今日大文学家胡适也推崇他为白话文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