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之子”刘秀,堪称一位完美皇帝,却为何无人关注他
汉朝是我国古代史上最为长寿的王朝之一,强汉的名号更是传遍四海。西汉的开国皇帝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刘邦,而东汉的创建者就是被大家戏称“位面之子”的光武皇帝刘秀了。然而在讨论历史的时候,大家似乎对刘邦更感兴趣,而对刘秀此人没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刘秀这个人,他说得上是人如其名,十分优秀完美。但是为什么大家很少对他进行分析讨论呢?只是因为他的存在感很低吗?这就得先从刘秀的身世讲起了。刘秀是刘邦的直系后代,是景帝的儿子刘发的血脉,但是刘秀从小到大可从来没因此获得过什么好处。
原因就出在汉武帝的头上,因为晚年的时候十分忌惮各地亲王手里的权力,因此汉武帝听从了手下的劝谏,实行了“推恩令”。这道命令虽然名字里面包含推恩二字,但是实际上就是削藩的一种冠冕堂皇的说法。推恩令主张让各地藩王将自己的领地进行再划分,然后分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如此一刀刀切下来,诸位藩王手里的封地和实力都像是自助餐里的披萨饼一样,被一块块切掉分完了。
刘秀这一支皇室宗亲也没能逃脱推恩令的负面影响,从上往下分了一圈之后,等到刘秀的父亲手里面的时候,封地已经只有一个县大小了,因此刘秀家里虽然挂着“王室”的牌子,但说白了也就是个地方官,根本就没有实权。
王莽篡权之后,天下又进入了一片的混乱之中,刘秀身为汉室子孙,自然不忍心看着自己祖宗打下来的天下又开始一片混沌。于是刘秀举起大旗开始了起义,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大家都没什么财力,打仗的兵器基本都是农具,而骑兵更是一种奢求,据说刘秀刚刚起事的时候甚至是用牛代替战马的,可见这条件究竟有多艰苦。
虽然没先天条件也没有什么合理的战术规划,但是刘秀作为天选之子运气实在是好得过分,先是王莽大军前来围剿,结果刘秀丝毫不慌,仅带了十余人就敢飞马突围,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后还从周围带来了不少援军,这一下军心立马就稳固住了,再加上刘秀出战的时候“天有异象”,一阵倾盆大雨后又接上了惊雷阵阵,吓得王莽的军队都以为刘秀军中有什么神兵相助,顿时四散溃逃,这一仗就如此简单地打完了。这一次刘秀以几万人就打败了王莽的几十万大军,一口气为后来打进长安剿灭王莽打下了基础。
相比亭长出身,又打过无数败仗的老祖宗刘邦,刘秀的江山来得实在太过容易,虽然出身并不高,但是每一场战斗都能奇迹般地逢凶化吉的体质让人们把关注点都放在了他的好运,而非他有多努力这一方面。再加上每个朝代大家都最关注开国皇帝,沿用了大汉国号的刘秀也就自然被人们所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