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数千年的人文奇观,被冠以天下四绝之首的“雷州换鼓”文化
“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
这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所记载的。
古老的雷州大地是蛮荒瘴疫之地,赤地千里之乡,为使雷雨有致,古老的先民们便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将人间最好的鼓送给天神,将新鼓换旧鼓,以换来人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至此,便孕育出了“天下四绝”之首的“雷州换鼓”。
“雷州换鼓”是雷州先民古老的祭雷活动,是古雷州奇特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地结合。
其景:众拜天雷、万民歌舞、鼓乐喧天、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奇观无比。这种祭雷、酬雷、颂雷的活动一直沿至清初,形成雷州换鼓文化。
雷州先民的祭雷活动可以追溯至四、五千年前,而“雷州换鼓”奇观的产生当在秦汉之后隋唐之前。
最早记载雷州人祭雷是唐代的刘恂,他于唐昭宗年间(889-904年) 在广州任职时写的《岭表录异·补遗》 中记载:“雷州之西有雷公庙, 百姓每岁配卒造连鼓雷车置庙内。 有以鱼、 彘(猪)肉同食者, 立为霆震, 人皆敬而惮之。”
“雷州换鼓”名称的出现则在唐代以后,明清时代有记载,今已失传,但雷州民间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对雷神的崇拜和祭祀活动。
早期的祭雷活动只是一种简单的、分散的、自发的和不定时的,一般是以村落或部落为单位,由族老主持祭祀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后来成了固定的、有组织的、由法师或道士主持的、甚至有官府参与的大型祭雷仪式。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古代雷州居着俚、僚、侗、僮、苗等少数民族,其中俚人最善于铸鼓。各民族虽然风俗各异,但都共同崇拜“雷公”,每年定期向雷公庙献雷鼓雷车,举行祭雷活动。
“明初改称雷司, 定祀上元, 俾雷神子孙世守之”。 上元则是正月十五日, 也是雷祖陈文玉巡城升天之日。 明·庄元贞《雷祖志》 记载: “各以板图藏于庙内。令郡民每岁当里役者依样修造, 逢上元日, 候文武各官送入庙致祭”。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雷州府文武官员齐集雷祖祠致祭, 祭雷时不是“须臾碎訇震天鼓, 同声相应启雷部。 阿香推车挥电鞭, 驾苍龙兮骖白虎。 风伯摇帜逞跳梁, 雨师建节飞跋扈” 的电闪雷轰的惊心动魄景观, 而是 “至今铜鼓悬庙堂, 长调律吕和宫商。 不须刻桐为鲸扣, 人人自可操渔阳。 昂藏丈夫高引肘, 游喜童子齐拍手。 抛砖掷瓦动地来, 破裂一声人散后。 谁知其物具神通, 已破还完数日中。” 与“鼓乎鼓乎意其神灵, 可以宣天关之幽郁, 发地户之砰訇。 逢逢白云西东生, 霆奔电迈雨冥冥。真须上应霹雳精, 倾耳细听疑有声” 的神奇现象了。
这段话无疑说明了雷州古时候祭雷的时候,的确有朝廷官员的参与。
祭雷时打雷,“雷州换鼓”其妙就妙在这里,其绝也就绝在这里。如果“雷州换鼓”仅仅是一种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它就难以称得上奇绝了。古代的雷州由于在祭雷活动中引来电闪雷鸣,因此便名声大噪,影响深远。
不仅雷州半岛所有部落都参加共同祭雷,还吸引了高州、钦州、琼州、儋州、郴州、漳州等州郡的人来参加。一到元宵节,雷公庙前便人山人海,载歌载舞,场面之热烈壮观难以形容。
虽然不知道是否能在祭雷活动中能否真的可以引来电闪雷鸣,由于雷州换鼓历史悠远,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以下的几个历史遗迹来看,当时雷州人民在举行祭雷活动时场面时何等的激烈。
唐·沈既济在《雷民传》 中记载: “罗州之南二百里, 至雷州, 为海康郡。 雷之南濒大海,郡盖因多雷而名焉。 其声恒如在檐宇上。雷之北高亦多雷声, 如在寻常之外。 其事雷畏敬甚谨, 每具酒肴奠焉。 有以彘肉杂鱼食者, 霹雳辄至。 南中有木名曰‘棹’,以煮汁渍梅李, 俗呼为棹汁, 杂彘肉食者,霹雳亦至, 犯必响应。”
2010年8月9日,湛江博物馆馆长针对雷州换鼓文化的探讨曾在湛江日报上发布过这么一段话;我从道教古本上对换鼓仪式作模拟探索, 论证雷州换鼓的壮观规模。 祭雷坛上, 众道士在道法大师的主导下, 伴随着雷鼓之声与宗法音乐, 引吭高诵敬酬雷神颂文。 雷高琼三千俚洞酋首俚民用铜鼓按东西南北摆八卦阵形大摆雷鼓阵, 中间安置大铜鼓。 辄击铜鼓108次,仿雷轰鸣之声辄击以享雷神, 呼唤36天罡72地煞的天地神明急急如律令响应, 巫士以棹汁杂彘肉同食, 霹雳亦至。 雷鼓之声时磅礴时清扬, 节奏有序, 声响合调, 雄浑沉亢, 百里可闻。 阵容庞大的雷鼓阵,气势规模壮观, 是为换鼓仪式的主体, 除此之外, 辅以敬雷傩舞、 长龙舞、 铜鼓舞、 火狗舞、 蛙婆舞等, 营造出热烈非凡的氛围, 呈磅礴壮观之势。
还有就是在广西左江流域的崖壁上遗存有无数敬祀雷神的壁画, 全长12公里, 共79个地点178处, 尚可辨认的画像4500多人。 画中敬祀雷神的场景有铜鼓、 舞姿、神狗等, 十分壮观,虽然无法直接证明这个是否跟雷州先民有着直接联系,但从一些历史记载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据历史考证,唐五代后, 中原汉人与闽南人大量迁雷, 居雷的俚僚人一部分迁往海南,成为黎族, 一部分迁往广西成为壮族,还有一部分汉化。
还可以从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记载: “雷人辄击之以享雷神, 亦号之为雷鼓云。 雷、 天鼓也, 霹雳以霹历万物者也。 以鼓象其声,以金发其气, 故以铜鼓为雷鼓也”。 汉代
王充《论衡》 记述: “画图之工图雷之
状, 累累如连鼓之形。” 因为这是史籍唯有的记载以铜鼓敬祭雷神的独特形式。
当然,雷州先民与广西壮人有渊源的关系, 崖壁上的文化遗存是否与雷州换鼓文化相关系, 还须借鉴或进一步研究探讨。
但从以上史籍记载来看,“雷州换鼓”被冠以天下四绝之首,也绝非空有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