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呈文化:做拿得出手的“辽宁礼物”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赓续历史文脉,破解辽瓷“密码”
龙呈文化:做拿得出手的“辽宁礼物”
孙天舒和她的辽瓷。李浩摄
9月6日,记者一走进位于浑南区古城子村的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龙呈文化),顿感浓郁的辽瓷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影壁墙上皮囊壶的介绍,火珠纹的展示,因其独特的造型,引起记者极大的兴趣。
眼前略显“神秘”的龙呈文化,吸引记者去探索揭开其是如何让辽瓷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光大的?又是如何破解辽瓷“密码”,精心打造沈阳城市文化IP,成为独具特色文化产业的?
辽瓷研究 最早从沈阳起步
沈阳有着许多等待挖掘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辽瓷文化便是其中一个绽放迷人色彩的“瑰宝”。
很多人并不知道,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辽瓷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契丹民族开创的辽金艺术文化的缩影,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印迹,成为古代陶瓷史上极具地域“密码”的文化“奇葩”。
如何让这朵“奇葩”更加光彩夺目,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董事长孙天舒有着深刻理解,在她看来,辽瓷文化是“天赐”沈阳这块黑土地上的珍宝,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孙天舒介绍说,1000多年前,辽太宗耶律德光于大同元年(947)建国号为辽,随着辽朝的建立和大批能工巧匠的到来,辽瓷在这片黑土地上孕育而生。
辽瓷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研究辽瓷的人有两位,一位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金毓黻,他被誉为“辽瓷之父”。据金毓黻《静晤室日记》中记载,1930年4月22日,在沈阳大东边门外穹隆顶砖室墓中,他发现了青釉黑花瓶。这个花瓶属于辽的证据是刻在墓中的石棺上的“辽开泰七年岁次戊午承奉郎守贵德州观察使判官大理司直赐绯鱼袋孙允中”的文字。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就是“开泰”,开泰七年就是1018年,由此可证青釉黑花瓶的年代属辽代中期。这是发现的辽瓷中,第一件出土地点最清楚,年代最明确,同时也是金毓黻最早向学术界介绍的辽瓷。
另一位是东北文博事业的奠基人,沈阳著名考古学家李文信先生,他系统研究了辽瓷,并取得重要突破和多项成果。他先后参与发掘了辽代的墓葬、城市遗址、窑口等。在大量发掘研究基础上,他于1958年发表《辽瓷简述》,第一次给辽瓷下定义:“所谓的辽陶瓷,是不包括素陶器的,是指辽境内的瓷土烧造的、辽境人民使用的……在时间的概念上,是从契丹建国开始到灭亡为止的,而中原传入的瓷器也是契丹人民的日常用具,包括硬质日用瓷器和单色或三色釉陶器,本土烧造的瓷器则应视为辽瓷正品。”这是中国学者给辽瓷下的第一个定义,在辽瓷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62年,李文信与朱子方合作,在文物出版社出版了《辽宁省博物馆藏辽瓷选集》,这是国内外第一部辽瓷作品选集,在辽瓷研究领域颇具权威性与影响力。
一直到今天,辽瓷研究中的许多成果都是李文信当年确立的,这些研究成果仍为陶瓷界所沿用,为更好地发展辽瓷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龙呈文化 用心做好“辽宁礼物”
近年来,龙呈文化一直致力于辽瓷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记者在龙呈文化看到,这里有大师工作室、大师雕刻室、艺术品展厅、生产车间、学生实习培训室等,正在形成一个以辽瓷艺术文化为产业核心,结合书法、绘画、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品创作基地。
孙天舒介绍说,创立于2011年的龙呈文化,前身为辽宁陶瓷研究中心,2015年升级为辽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集艺术创作、名家大师艺术品销售、工艺品生产销售、产品研发、文化体验、创意旅游、学术交流、业界传媒、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文化平台。今天的龙呈文化已是一家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科普基地、非遗传习基地、非遗保护单位等,还成立了辽瓷专业委员会,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15项,含专利20项,其中自主研发的原材料发明专利更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不久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在《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特别指出,应进一步提高文旅品牌美誉度,塑造“辽礼”文创品牌,提高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水平,推进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非遗产品开发成“辽礼”系列文创伴手礼。这也是龙呈文化一直努力的方向。
致力于“用可以使用的千年文化,做拿得出手的辽宁礼物”的龙呈文化,经过不懈研究,等比例恢复出了辽代器物,并在辽瓷制作工艺上进行改革创新,以标准化、数字化可控的流程制作生产,采用多次高温烧制,让产品更加坚固耐用且抗磨损。目前,已有创新产品200余款,涵盖日用瓷、工艺品瓷、艺术作品等,并有部分产品被纳入国礼用瓷。
孙天舒兴奋地表示,下一步,龙呈文化将扩大文创产品推广,加强多方交流合作,利用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宣传辽瓷文化,让辽瓷文化继往开来,创作出更多具有北方地域特色“拿得出手”的“辽宁礼物”,讲好沈阳城市文化故事,为不断提升沈阳城市文化品位贡献力量。